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之農門小辣椒

正文卷 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頓妥當

重生之農門小辣椒 花生白露 4134 2025-03-14 14:46

  倒是馬遠志見親爹隻拉着賀岩懷念當年嶽父沒死之前,親娘隻拉着張春桃說雞毛蒜皮的那些小事,急得心裡跟貓抓一般。

  怎麼就沒人告訴他,那賀岩和張春桃兩人都搬到鎮上了,嶽母和娟兒妹妹呢?是不是也跟來了?隻是不好意思上門來?

  一時就坐不住了,屁股跟長了刺一樣,坐卧不安的恨不得就到賀家院子裡去看看去。

  這從賀岩成親後,他已經兩個月沒見到賀娟了,心裡着實想念。

  不敢去打擾親爹說話去,隻在馬母和張春桃身邊打轉,一臉欲言又止欲言又止。

  若是别人見了馬遠志這樣,肯定要主動開口問他有啥事,可馬母太了解自己兒子了,這圍着她們打轉,就跟那狗圍着一桌子好吃的,想吃又不敢,想走又舍不得,隻恨不得搖尾巴的樣子,看着就賤不嗖嗖的,隻讓她手癢癢,想抽上兩下子。

  這德行,還能為了誰?為了賀家那丫頭呗?真是個蠢的,既然這賀岩做哥哥和嫂子的上門來拜訪,并沒有替賀家丫頭和那親家母,那要麼是不想提,要麼就是沒帶到鎮上來呗,還有什麼可問的?

  更何況就私心來說,馬母也不樂意看到賀娟現在搬到鎮上來,這要是搬過來了,以自家這蠢兒子心熱的模樣,隻怕天天都要摸到賀家去。

  那賀家丫頭也不是個矜持的,真若一個不妨,都快要成親了鬧出什麼笑話來,那豈不是馬家幾輩子的老臉都丢了?

  倒不如留在鄉下,隔得遠了,反而沒有妨礙,到時候一頂花轎接進門來,才是正經呢。

  心裡憋着氣,馬母隻做沒看到,也絕口不問孟氏賀娟的情況,隻跟張春桃說鎮上的風土人情規矩。

  張春桃又不瞎,自然也看到了,不過她也難得搭理馬遠志,他親娘都裝沒看到,自己更要裝沒看到了。

  兩個女人心有靈犀的都将馬遠志給甩在一旁。

  還是馬遠志實在忍不住了,厚着臉皮插了一句嘴:“嫂子,你跟大哥搬到鎮上了,那嬸子和娟兒妹妹呢——”

  一句話出口,就收到了馬母的一個死亡凝視。

  就連馬大夫那邊,本來說話的,都打了個頓。

  張春桃笑盈盈的,裝作什麼都沒看到,“婆母年紀大了,舍不得家裡的老院子,小妹孝順,要陪着婆母,所以她們如今留在鄉下家裡呢。”

  在外頭,張春桃自然不吝與說兩句場面客套話。

  聽起來,也沒什麼可指責的,老人年紀大了,不願意離開住了幾十年的屋子,這是人之常情。

  小女兒沒出嫁,陪着親娘左右孝順,也是正理。

  說出來又體面又好聽。

  果然馬母的臉色就好看了很多。

  倒是馬遠志忍不住道:“嬸子年紀大了,娟兒妹妹還小,留在鄉下,萬一有個什麼——”

  這話還沒說完,馬大夫先開口呵斥道:“閉嘴!休得胡說——”

  馬遠志也知道自己一時情急,把話說造次了,忙閉口不言了。

  馬母就拉着張春桃賠不是:“親家嫂子,實在對不住了!我家這個混小子,他這是關心則亂,說錯了話,你千萬别跟他一般見識——”

  張春桃微微一笑:“伯母說笑了,遠志兄弟這是關心婆母和小妹呢。這未來的女婿都這麼關心,我們這做兒子媳婦的還能真丢手不管不成?且把心放到肚子裡,我們走之前都安排好了,家裡糧食肉都不缺,還給了銀錢平日裡花用,又請了本家的叔伯嬸子,還有我幹爹幹娘一家子照看呢。”

  “再者咱們賀家在楊家村也好幾代了,不看别的,就是看在我家大伯的份上,也不會有人為難我家婆母和小妹的!”

  “更何況,等賀大哥放假的時候,我們肯定也要回去探望,要是這樣都能有萬一,那就是我們在鄉下,隻怕也逃脫不了呢?”

  話雖然是笑着說的,可這話裡的意思可不客氣。

  不過馬大夫和馬母都沒生氣,這要怪也要怪自家兒子說錯了話,還沒成親呢,就插手嶽父家的事情,換做那脾氣暴躁的,捶自己蠢兒子一頓,你都得老老實實的受着。

  更何況隻是聽兩句不軟不硬的話呢,也算是賀岩和張春桃夠給面子了。

  馬母還要給自家兒子圓上兩句:“這話說得,你們小夫妻一貫是最穩妥的人,自然要安排得穩當妥帖了才會出來,都怪我家這混小子不會說話,你們消消氣,中午嬸子給你們做好吃的,算是接風——”

  賀岩和張春桃自然推辭,隻說才搬來,家裡亂糟糟的,還要回去收拾,而且事情也多,要尋夫子,還要安頓下來,等閑了再來。

  馬母苦留不住,隻得将人送了出來。

  回家就拎着棒槌在自家院子裡将馬遠志捶了一頓,馬遠志也懊惱不已,深悔自己情急之下說錯了話,倒是老老實實的領了揍,不敢有半句不是。

  拜訪了馬家後,張春桃就留在家中收拾,準備,又去拜訪隔壁的鄰居嫂子,說以後就要常住在這裡,跟大家做鄰居了,還請多關照之類的話。

  鄰居的嫂子們聽說她要常住,也挺高興的,又知道她是陪着自家男人來讀書進學的,那更是高看了一眼,鄰裡關系更甚之前。

  賀岩先帶着楊宗保去見了他在鎮上關系不錯的朋友,還有些地頭蛇之類的,也算是認認人,過個明路,以後張春桃出攤子,也免得有不長眼睛的來收保護費或者尋事。

  然後楊宗保就拿着張春桃畫出來的推車圖樣,去了賀岩介紹的木匠那裡,盯着木匠将推車給打出來。

  至于采購各種零碎需要的東西物件,就不用賀岩了,張春桃揣着馬母傳授的一肚子的經驗,帶着楊宗保去買就是了。

  楊宗保也是個機靈的,跟着張春桃出去買了幾次東西,就将誰家菜好,誰家肉便宜,誰家東西實惠都記在心裡了。

  見家中安頓妥當了,賀岩才放心,托了人,去尋鎮上坐館最好的那個老秀才去了。

  說來這老秀才在鎮上還頗有名氣,在縣城裡的書院裡當過夫子,後來年紀大了些,在縣城居住大不易,索性搬回鎮上老家住,開門授館,收幾個學生貼補家用。

  他雖然自己科舉之路不咋順利,可他教書的運氣倒是不錯,這些年,收的學生裡倒是考出了一個秀才兩個童生。

  在這石橋鎮上,已經是極為難得的好夫子先生了,這附近十裡八鄉,沒有實力将孩子送到縣城書院的,基本都是擠破腦袋要将孩子送到這老秀才這裡來,也巴不得能沾沾運氣,考上個童生或者秀才。

  老秀才的名聲打響後,束脩漲了,收徒弟也頗為挑剔了些,資質普通的都不要了,都是選些好苗子。

  可即使這般,想被他收下讀書,也還要頗為一番功夫。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