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之農門小辣椒

正文卷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今年跟往年可不同

重生之農門小辣椒 花生白露 3941 2025-03-14 14:46

  ();

  “若不是我們家宗保年紀太小了,這樣的兒媳婦,我都想給他定一個回家!比别家強不知道多少呢!”

  “那賀家岩哥兒是個心裡有成算的,你看賀家兄弟去了,這個家交到他手裡,穩穩妥妥的,就知道他不傻。你就别鹹吃蘿蔔淡操心,替人家着急了!”

  “明兒個你好好的,陪着賀家岩哥兒去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的就是了,别的一句别多問,一句别多說!”

  楊大春還不放心,叮囑了幾句。

  趙氏知道自家男人,走南闖北,見過的人多,眼睛也利,看人比自己強。

  這麼些年來,自家這個男人很少這麼評價一個人。

  因此也不争辯,老老實實的答應了,收拾起心情,吃了晚飯,還特意從箱子裡尋出一件平日裡不大穿的衣裳挂出來,打算明日裡就穿這個去,也顯得鄭重些。

  至于賀岩,出了楊大春家,順路就去買了兩隻大白鵝,預備着明兒個提親用。

  這誰家不會沒事買白鵝,賣鵝那家自然多嘴問了兩句,賀岩也沒隐瞞,大大方方的就說是為了提親。

  賣鵝那家一聽,不僅抹掉了零頭,還特意叮囑,下聘迎親需要幫忙的,一定要支應一聲,到時候一定要去沾個喜氣。

  等賀岩拎着鵝回家,後頭賣鵝那家的婆娘已經串了好幾家門,不過一個晚上,楊家村大半人都知道賀岩已經看準了人家,要去提親的消息了。

  孟氏此刻還不知道,見賀岩拎着兩隻又肥又大的鵝回家,頓時倒吸了一口氣。

  這兩隻鵝,得花銷多少銀錢啊?就張家丫頭,就算提溜兩隻麻鴨去,難不成她還能挑理不成?

  可到底這鵝也買回來了,這一路回來,想來村裡人也都看到了,總不能退回去吧?

  孟氏隻得忍了。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孟氏還是沒忍住,開口道:“明兒個你和趙嫂子去提了親,也早些回來,到底要秋收了,家裡這些事還等着你拿主意呢,可别耽誤了!”

  賀岩點點頭:“我心裡有數,耽誤不了事。”

  孟氏看着賀岩那淡定的模樣,覺得他壓根就沒聽明白自己話裡的意思,幹脆說得清楚些:“今年跟往年可不同,你都安排好了?”

  賀岩不解的擡起頭:“今年跟往年有什麼不同?不還是那幾畝地嗎?您跟小妹在家負責做飯,燒些涼茶水,别誤了飯就是了。地裡的事情也不用你們操心,我雇人來收割完就完事了。”

  往年賀家也是這般,他在秋收的時候,也是一半雇人,一半換工。

  賀岩本就是個幹活利落的,割稻谷,挑谷子,打稻谷樣樣都來得,是個十分厲害的種田把式。

  所以村裡大部分人都愛跟他換工,肯定不會吃虧就是。

  若是他樂意,其實不用雇人,隻跟村裡人換工,也能支應下來。隻要他家谷子收割回家,家裡有人晾曬,照管着,他就可以去給人幫忙了。

  隻可惜賀家,當初賀父在世的時候,孟氏就沒下過地,更不用說兩個閨女了,都是嬌養着的。

  賀父去了,一切都壓在賀岩一個人身上,尤其是這些田地裡的活計,他一個人再能幹也幹不過來,家裡的娘和妹子幫不了忙。

  晾曬谷子,還有打稻谷,孟氏和賀娟都做得勉強。

  别人家的男人,女人,為了省雇人的銀子錢,都是自己下地,還有就是和别家換工。

  将稻谷收割回家後,家裡的老人孩子就會看着晾曬,将稻谷穗曬得極幹,一碰稻谷就能落下為宜。

  然後會用耕牛拉着石頭碾子,在鋪好的稻谷穗上來回的碾壓,這其中,還要不停的将稻谷翻動,确保每一顆稻谷都被碾壓下來。

  等碾壓完之後,再将沒有了稻谷的稻草叉到一旁去,這些碾壓脫粒下來的稻谷,會再度被晾曬。

  然後趁着傍晚起風的時候,用木鍬将稻谷揚起來,讓風吹走這稻谷裡頭殘留的稻草杆。

  這叫揚谷,也是個技術活,要将稻谷高高揚起,這樣裡面的殘餘桔杆才會被吹走。而且揚撒出去的稻谷,落在地上會形成一個彎月形,内側落下的就是沉甸甸的飽滿的稻谷,外側就是稻草杆。

  揚完稻谷,将那些輕飄飄的稻草杆用掃帚輕輕掃去,剩下的稻谷就能裝進袋子裡,存儲起來了。

  當然,稻谷入倉後,也不得閑。

  要将曬幹的稻草,歸集起來,然後捆成一捆一捆的,再将這些稻草捆累堆成一個個稻草垛。

  這些稻草可是有大用處的,一般鄉下人家到了冬天,被褥不夠,就會将這些稻草曬得幹幹的,然後鋪到炕上,上面再鋪墊褥。

  更窮的人家,直接就是稻草上鋪床單湊合了。

  柴火不夠的時候,這些稻草也會被村裡的婆娘巧手纏成一個個大小合适的草把,用來做飯生火。

  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時候,這些稻草又會被抽出來,放在水裡泡一夜,充滿了韌性後,用來紮捆秧苗。

  所以說農村裡,為啥要生兒子?還要多多的生?那是因為這麼些農活,一年四季,兩季播種,兩季收獲都是力氣活,這種勞動強度,一般女人還真承擔不下來。

  男人在這個時候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家裡要是男人少了,在這糧食都靠着天收的時代,隻怕連一家子的口糧都掙不夠。

  那些家裡男丁多的,人手多,田裡的活計能做完不說,還能租田來種,隻要有一把子好力氣,就能從地裡扒拉到養活自己的糧食。

  賀家這樣的情況,兩個女人完全不頂用,就靠賀岩一個人,一季秋收下來,就能累垮。

  可若是雇人來收割,那價錢也不便宜,一般人家都甯願自己累點,苦點,熬過去,也不肯掏這個錢。

  也就是賀岩,因為會打獵,有額外的一份收入,才敢雇人。

  因此賀岩說的也沒錯,這跟往年能有什麼區别?也就是馬家跟自家定親後,每年春播秋收的時候,馬遠志會來賀家幫忙。

  可馬遠志本就是鎮上長大的,打小跟着馬大夫學醫,他家就算有幾畝田地,那也是雇人來種的,他也沒曾下過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