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農門寡婦,帶女兒囤糧登巅峰

第338章 家族傳承

   他接着又說道:“三哥,您也别太憂心。我趙存糧向您保證,要是翠花嫁到我們家,我們全家都會把她當親閨女一樣疼,絕不會讓她受半點兒委屈。那點毛病算啥,我們一起想辦法,總能應對過去的。”

   何三哥一臉感激的看着趙存糧,眼中閃爍着淚花,聲音顫抖地說道:“真的?你們真的不在意?存糧兄弟,貴蘭妹子,我何老三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田貴蘭趕忙說道:“何三哥,這還有假?我們今天就是來下聘的。想着現在缺吃食,所以就帶了這些紅薯過來。等過些日子家裡糧食豐收了,我們又給您送過來。”

   田貴蘭頓了頓又繼續說到:“三哥,并不是我們家出不起銀子,而是考慮到現在的情況,糧食比銀子好使。您一個人帶着翠花過日子也不容易,這糧食啊,能讓你們父女倆多些保障,安穩地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何三哥重重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感慨地說道:“還是你們考慮的周到啊!如今這世道,糧食是一天一個樣,價格漲得吓人,能有糧食在手,心裡才踏實。”

   田貴蘭起身,輕輕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向院子裡走去,嘴裡笑了笑說道:“你們先聊着,我去瞧瞧翠花在幹啥。”

   她得看看這個瘋子腦子不好到底到了什麼程度,總不能讓人笑話自己娶一個傻子做兒媳婦。

   翠花正蹲在院子的角落裡,小心翼翼地從籠子裡拿出一隻黑白相間的兔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撫摸着它的毛,嘴裡還輕聲念叨着什麼,仿佛在和兔子說着悄悄話。

   田貴蘭從身後走了過來,目光随意地看了一眼翠花,開口說道:“閨女,這是你喂的雞,長得真是漂亮。” 田貴蘭的臉上帶着刻意的親切,眼神卻在上下打量着翠花。

   翠花聽了這話,擡起頭看了看田貴蘭,愣了一下,皺起眉頭說道:“嬸子,你眼睛是不是不好使?這是隻兔子,哪是什麼雞呀!” 翠花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滿和驚訝,抱緊了懷裡的兔子。

   田貴蘭笑了笑,心裡想着:還好不是很傻。

   急忙說道:“呦,我口快說錯了,瞧我這眼神,連兔子和雞都分不清了。”

   田貴蘭繼續問道:“閨女呀,平時在家你都做些什麼呀?”

   翠花輕輕地撫摸着兔子柔軟的毛,頭也不擡地回答道:“嬸子,我平時就喂喂兔子,打打瞌睡,給地裡的莊稼澆澆水啥的。”

   翠花的語氣平靜,手上的動作不停,那隻兔子在她懷裡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田貴蘭滿意地點了點頭,心裡想着:“這丫頭,雖然長得不好看,腦子也不好使,但是好在勤快,正好帶回去伺候地裡的莊稼。”

   田貴蘭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算計,心裡已經在盤算着如何讓翠花為自家的農活多出力。

   她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對翠花說道:“閨女,真是個勤快的好孩子。以後嫁到嬸子家,也不會讓你吃苦受累的。”

   翠花聽到這裡皺了皺眉頭,抱着兔子走開了。

   等田貴蘭和趙存糧兩人走後,過了好一會兒,翠花才抱着兔子慢悠悠地從外面走了過來。

   她的臉上帶着些許迷茫,看着何三哥,怯生生地說道:“爹,剛才嬸子說要我嫁過去,這是真的嗎?”

   何三哥重重地點了點頭,一臉慈愛地看着翠花說道:“翠花,爹仔細想過了,你嫁過去,就不愁吃喝了,不用跟着爹受苦。隔壁村現在家家戶戶都有糧,日子過得比咱們這兒好太多,連縣太爺都不放在眼裡。你去了,能過上好日子。” 何三哥說着說着,聲音變得有些沙啞,眼眶也微微泛紅。

   翠花低下頭,摸了摸懷裡的兔子,沉默了片刻,然後擡起頭說道:“那好,不過,我要娘和我一起去。”

   何三哥看了一眼那隻黑白相間的兔子,歎了一口氣,自己這閨女哪裡都好,就是娘胎裡帶了毛病,“好,到時給你娘也帶朵大紅花,陪嫁過去。” 何三哥的目光中滿是無奈和不舍。

   翠花一聽,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高高興興地抱着兔子,一蹦一跳地回房間去了。

   為了能最快的拿到虎鞭,田貴蘭和趙存糧找人看了最近的期會。從何三哥家回來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光宗的婚事,租一頂小轎子。 田貴蘭忙前忙後,到處打聽價格,趙存糧則在家裡準備彩禮,兩人忙得不可開交。

   趙存糧在屋子裡翻箱倒櫃,找出了家裡壓箱底的寶貝,嘴裡嘟囔着:“為了兒子的婚事,為了那虎鞭,拼了!”

   趙存糧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個夜壺,神色鄭重地說道:“這個夜壺可是咱們趙家傳下來的寶貝。你們瞧瞧,這材質可是玉的!雖說就算是最差的料子,那也能賣些銀子。”

   他接着說道:“明天村裡人要去城裡,我尋思着自己正好跟着去城裡,把這祖傳的夜壺給賣了。唉,要不是為了光宗的婚事,為了能順利拿到那虎鞭,我是無論如何也舍不得把這傳家寶給賣咯!”

   田貴蘭在一旁附和道:“當家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等光宗娶了翠花,拿到虎鞭,咱們家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到時候再想辦法把這寶貝給贖回來。”

   趙存糧點了點頭,說道:“也隻能這樣想了。希望這夜壺能賣個好價錢,别辜負了咱們趙家祖祖輩輩的傳承。”

   趙存糧将夜壺用一塊綢布仔細包好,放在了櫃子的最深處,準備明天一早就帶着它進城。

   在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樹下,此時聚集了不少村民,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鬧。之前種紅薯的那五戶人家,喜氣洋洋地擡着筐來到樹下,筐裡滿滿的都是做好的紅薯粉條,還有用口袋裝好的紅薯粉。

   李生輝手裡拿着秤,神情專注,逐一稱重,嘴裡還不時報出數字。楊清風在一旁拿着賬本認真登記,一筆一劃都寫得工工整整。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