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一品農門惡婆婆

第57章 新攤位開張

一品農門惡婆婆 有貓十一 3723 2025-03-28 16:05

   任芸很快“采買”好了,背着一背簍的東西在縣城門口與其他人彙合。

   回家的路上,任芸跟老鄭頭提了下包牛車的事。

   雖然這幾日村裡沒人要去鎮上,但保不齊哪天就有人要搭老鄭頭的牛車,這樣牛車就得先繞去安陽鎮了。

   如此一來,勢必要耽誤擺攤的時辰。而且路上時間太長,任芸不想如此颠簸。

   當然,任芸也不能因為自家的生意,導緻其他村民不方便。畢竟有些村民确實需要牛車,比如年紀大腿腳不便的,去鎮上采買都是一次性囤足好些天的糧食,可沒法自己背回來。

   于是任芸跟老鄭頭商量了下,将自家出發去縣城的時間提早兩刻鐘,也就是半小時。送其他村民的時間推後,這樣老鄭頭送自家去縣城後,可以返回村裡去送其他人去鎮上。

   當然,這樣對老鄭頭來說就要多折騰兩趟了。

   老鄭頭想了想,便一口答應了。無非就是多跑兩趟,這樣既能保住林家這個大主顧,又能照應到村裡其他人的需要,兩邊都不耽誤賺錢。

   因為最近坐牛車的人不多,任芸還給老鄭頭出了個主意。讓要去鎮上采買的村民提前跟他預約,而且最好約定一個固定時間,每隔三天還是四天集中出發去鎮上。

   這樣,便能防止出現他送完林家回村後跑空的現象。

   “還是善言娘想得周到,我今兒一回去,就挨家挨戶通知他們去。”

   老鄭頭聽得連連點頭,心道不愧是做起了生意的人,腦子就是活絡!

   任芸回到家後,楊大桃立馬過來跟她彙報家裡的情況。

   “今兒早上二舅過來送貨了,送了二十斤豬肉。”

   “我照着娘的囑咐,跟二舅說了,明日再繼續送二十五斤來。”

   楊大桃口中的二舅,便是任芸的二哥任大海。之前跟任家約定了每隔一日送二十斤豬肉,今天正好是送貨的日子。

   按照任芸的銷售計劃,每日十斤豬肉,才六百個灌湯包,遠遠是不夠的。于是她今日出門前便特地交代了楊大桃,讓她同任二哥說下,要增加豬肉的供貨量。

   明日計劃是要新增一個營銷攤位的,每個攤位六百個灌湯包,也得要二十斤豬肉。

   二十斤那都是保守的數量,所以任芸幹脆讓任家多送五斤過來,反正送多了也不怕,她可以放進空間裡留着下次用。

   任大海今日送豬肉過來,本還擔心小妹的生意。一下子要這麼多豬肉,萬一那什麼灌湯包的生意不好怎麼辦。

   他本還想同楊大桃說,讓她轉告任芸,如果豬肉嫌多了,盡管退給任家,千萬不要有啥顧忌。

   沒成想,任大海的話還沒出口,卻被告知要增加豬肉的供貨量,每天二十五斤!

   任家二哥瞬間就懵了,一度懷疑要麼是自己耳朵聽錯了,要麼就是小妹這個兒媳轉達錯了。

   二十五斤?還每天?!

   直到楊大桃再三保證自己沒有轉達錯,任大海這才将信将疑地走了。

   反正明日先送二十五斤來吧,若是弄錯了,大不了他再給帶回去……

   楊大桃繼續道:“羊婆和趙婆家今兒早上都來了,我同她們說今日需要二十斤豬肉餡,問她們願意剁多少,她們都說願意各包下十斤。”

   “不過她們要分做兩次來,上午的十斤豬肉餡都剁好了,下午她們再來一趟。”

   當聽到楊大桃說需要二十斤豬肉餡兒時,兩家的婆媳幾乎是想都不想,連忙讓楊大桃别再另招人了,她們兩家把二十斤全都包圓了。

   這麼好的差事,讓給其他人,那不是傻嘛?她們全包下來,每家每天就能各賺二十文呢!

   任芸點點頭,這結果也在她的意料之中,隻要她們願意包下這活兒,便讓她們包,還省了她去找旁人呢。

   不過包包子的人手可得增加了,二十斤豬肉,那就是約摸一千兩百隻灌湯包,不加人手肯定是不行的。

   之前跟林老太說好讓徐氏來的,待會兒就得同林老太說下了,讓徐氏今天就來幫忙包包子。

   于是通知林老太的事兒,任芸交給了林善舉去跑腿。

   “奶,娘讓我同您講,今天讓大嬸兒一起去幫忙包包子。”

   林善舉跑到老林家時,兩房的兒子兒媳都在,正好把林善舉的話聽了個正着。

   大房的徐氏和林有稻先是怔了怔,随後相視一笑。

   沒想到這差事,這麼快就來了。

   嚴氏聽聞這事兒,自然是氣了個仰倒。徐氏居然也得了這個差事,這可比林老太昨日搶活兒更讓她嫉妒和憤恨。

   “她徐氏憑什麼能得這好差事!”嚴氏氣得直接摔了手中的活計,沖回了屋裡。

   “你不說總我沒本事麼?你不也比不過人大房?”林有黍冷言冷語地嘲諷道。

   “一定是你娘給徐氏攬的這差事!對,一定是!”嚴氏在屋裡摔摔打打,咬牙切齒道,“好啊這個死老太婆,偏心偏得沒邊兒了,也不看看誰給她生了兩個孫子!她徐氏一個隻會生賠錢貨的,憑什麼給她這麼好的差事?”

   “你可别啥事都賴我娘身上,明明是你自己沒本事,沒讓人家三房的人瞧上眼。”林有黍皺着眉,冷眼瞧着嚴氏。

   “你、你——”

   聽到林有黍還在說風涼話,嚴氏火冒三丈,罵人的話還沒出口,卻又聽林有黍涼涼道:

   “再說了,論孫子,你還能比得過三房?那邊可是有四個帶把兒的呢!你這也才兩個,差老遠了……”

   嚴氏差點氣得吐出一口老皿,她怎麼就攤上這麼個成天戳她心窩子的男人!

   這日子,沒法過了!

   不提三房接下來的雞飛狗跳,且說任芸這邊,她又去了一趟老趙媳婦家。

   之前定制的四個大蒸籠和十個小蒸籠,今早老趙媳婦和她兒媳去林家剁餡兒時已經帶過去了。

   任芸将剩下的六十文的尾款送了過去,同時又定制了四個大蒸籠,用來放在新的營銷點用,同樣是三日後拿貨。

   此外,打包用的竹筒,也另外多訂了幾十個,每天能做出多少,就送多少過來。

   老趙媳婦笑眯了眼連連應下,她這會子看着這林家後娘,就像看着财神爺似的,可哪兒哪兒都是順眼的。

   當日下午,羊趙兩家四人來剁完了剩下的十斤豬肉餡兒,任芸和林家幾個小的一起調完了餡料,和完了面,便叫上林老太和徐氏過來包包子了。

   一千兩百個灌湯包,七人同時開包。徐氏上手得也挺快,手腳也是麻利的,雖然比不上林老太速度那麼誇張,但比林家三房的娘兒五個,那是還快不少的。

   任芸心道,自己果然沒選錯人,徐氏一看就是個極能幹的人。

   一切井井有條地進行着,很快,便到了第二日清晨。

   今日要增加新攤位的事,任芸早已經跟幾個小的說過了。也分好了工,林善言暫時先停下碼頭那邊的買賣,帶着林善止先負責橋口的攤位,

   任芸則跟林善舉一起去布置新攤位。

   每個攤位,各供貨六百個灌湯包。

   任芸今天的目标是打開有錢人的市場,新攤位地點,則是與林善舉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

   那便是和光書院。

   那些個深門大戶,大多是瞧不上他們這種攤鋪的,要麼自家有私廚,要麼去錦軒閣或者水韻樓之類的大酒樓嘗個鮮。

   除了這些富戶,論誰有錢且消費能力強,而且人群聚集,那當屬和光書院的學子們了。

   畢竟能讀上書的,大多家境都是不錯的,每個月交給學院的束脩和日常用的筆墨紙硯,那都是巨大的開銷。

   不提其他,光一隻好的毛筆,那都是要幾百文錢的。

   像林善行這種清貧的寒門學子,也是有的,但是不多。基本都是因為天賦過人,學院為了留住這些個優秀人才,會适當減免一些學費。

   但即便如此,這些學子也得“勤工儉學”,日常靠抄書或者賣字畫來賺錢貼補自己讀書的開銷。

   但這些人到底是少數,和光書院的學子們,普遍還是挺有錢的。

   任芸本是想放在書院正門口的,那肯定是最好的位置。但她打聽了下,那邊是不讓的,怕擾了學子們讀書。

   于是新的攤位,任芸選了一處離和光書院不遠的巷子口。學子們下早課出來,一眼就能看見這裡。

   而且這個巷子也臨近“富人區”,來來往往的人群,衣着明顯都比之前橋口那邊的上檔次很多。

   任芸和林善舉很快便弄好了攤位,于是灌湯包“分店”,正式開張了。

   因為選址和收拾攤位廢了些時辰,沒趕上學子們上早課前的好時機。這時的學子們都已經上了早課了,離下早課也有一段時間,學子們是出不來的。

   不過任芸母子二人也不着急,因為他們今日,還有宣傳小分隊呢!

   暫時做不成學子們的買賣,那還可以開拓附近居民的市場呀,跑街串巷的,那可是他們宣傳小分隊的強項!

   随着林善舉一聲令下,宣傳小分隊的小子們瞬間四散開來,生怕跑慢了,今日的積分就墊了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