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第123章告密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清優 2380 2025-04-07 15:43

   想起之前在陳母手中吃的虧,大伯娘杜氏就咬牙切齒,既然在你手中讨不到便宜,那就報複在你兒子身上,讓陳家旺做不成買賣,也算變相把當年的惡氣給出了。

   此刻看到陳家大伯一臉愧疚的模樣,杜氏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便嘲諷道:“怎麼?如今才知道對不起你二弟,難道你不覺得晚了嘛!

   總之不管你同不同意,這件事情我做定了,有志氣你就别花我賺回來的銀子。”

   杜氏本也不是來征求陳家大伯同意的,隻是來通知他一聲,至于做不做都是她自己說了算,訓斥完自家男人就起身離開了。

   既然準備搶生意,肯定得先把貨源找好了,竹溪村沒有殺豬匠,離家最近的殺豬匠在杏花村。

   杜氏決定就去杏花村訂下貨,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但她也不想想陳家旺也不傻,會舍近求遠,去别的村子訂貨嘛!所以杜氏這趟注定要白跑。

   陳家大伯見不但沒有勸住婆娘,反而增加了杜氏搶生意的決心,不由一陣頭疼,有弟弟恨他們老宅也就夠了,他不希望幾個侄兒也同樣憎恨他這個大伯。

   雖然這麼多年幾個侄兒,見到他如同陌生人一樣,但為了不讓婆娘把兩家的仇恨拉得更深,陳家大伯決定偷偷去二弟家報個信,也算是為當年所做之事,一個彌補吧!

   此時正穿着鬥笠往杏花村趕的杜氏,還不知道她要做的事情,還沒來得付諸行動,就已經被自家男人洩露了出去。

   直到看着杜氏的背影,消失在雨霧裡,陳家大伯才同樣穿上鬥笠出了院門。

   “相公,你說公公婆婆一前一後,這是去做什麼了,為何要趕在大雨天出去呢!”

   小孩子長得快,就費衣裳,這才沒多久,兒子的袖子就又短了一截,杜氏的大兒媳丁氏,正坐在窗前給孩子拼接袖子。

   相較于買新衣裳,接個袖口了就省錢多了,因為還沒有分家,丁氏手中沒有錢,隻好拆了件舊衣裳,先這麼對付拼接上給兒子繼續穿。

   此時看到窗外的場景丁氏忍不住嘀咕道。

   “誰知道啊!也沒聽說家中有啥大事,咋還冒着雨出門了呢!”陳文生一邊磨鐮刀一邊搖了搖頭。

   “相公,我今日路過堂屋時,無意間聽到了江氏與婆婆的談話,好像二叔家的家旺,在集上賣鹵下貨,婆婆對此似乎産生了想法,你說她冒雨出門,是不是與這件事有關啊!”

   陳文生聞言不禁陷入了沉思,雖說當年二叔被趕出老宅時他年齡還小,但有些事情卻也記得一些,在他兒時的印象中,二叔永遠是家中做的最多,吃得最少的那個。

   每天在鎮上下工回來,都會第一時間把賺到的工錢交給祖母,卻換不回祖父祖母的一個好臉色,多喝一碗稀粥都會招來呵斥,而對于自己的父親,卻是截然相反的兩種面孔。

   爹每天無所事事,下田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但祖父祖母就是偏愛于他,有什麼好吃好喝,都會留給他與小叔吃,卻從未關心過二叔。

   二叔沒有被分出去前,家裡吃的還不錯,待祖父祖母把二叔分出去後,家中的吃食一日比一日差。

   陳文生甚至還經常聽到他們罵二叔沒良心,為了一個孤女,竟然與老宅斷絕了關系,以後不得好死什麼的。

   那時他小不太理解大人之間的恩怨,直到兄弟三人先後成親,爹娘偏愛老二與老三時,陳文生終于體會到了,二叔當年的感受。

   但與當年祖父祖母對二叔的冷皿無情比起來,他覺得爹娘對他們大房還算過得去,所以這麼多年無論爹娘與二叔的積怨有多深,每次遇到那個兒時逗他開心的二叔,還是會上前打個招呼的。

   此刻聽到媳婦的話,頓時明白老娘在打什麼主意,這麼多年看到二叔一家越過越好,老娘嫉妒得要命,沒少在村中說二叔一家的閑話,更是沒少诋毀天生有疾的堂弟。

   如果陳文生沒猜錯,老娘肯定是想搶堂弟的買賣,因為她最喜歡看二叔家倒黴,想到這些他也很無奈,一個是生他養他的娘,另一個是有着皿緣關系,卻堪比陌生人的堂弟。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以老娘那好勝的性格,就算去勸,估計也是無濟于事,還不如假裝不知道,這樣還能少挨一些罵。

   “不管娘出去是不是因為這件事,我們都權當不知道,免得給自己惹麻煩知道了嗎?我娘是什麼樣的人,這麼多年你應該看得很清楚了吧!”陳文生對着一旁的媳婦叮囑道。

   “你放心吧!這件事情也隻對你講了,再沒對其她人說過。”公婆偏心二房三房,如果不是自己肚子争氣,生下了陳家的長孫,估計老宅早已沒了他們一家三口的容身之地。

   丁氏巴不得婆母被二叔公一家收拾呢!以抱這麼多年,所受得不公平待遇與各種委屈。

   陳父陳母正在屋中喝茶,就聽到大門外依稀有拍門聲,因為雨下的有些大聽得不是太真切,又仔細聽了一下,确實是有人再叫門,陳父便披上鬥笠來到大門口,當看到門外的人時,先是一愣,随後冷聲問道:“有事嗎?”

   陳家大伯聞言内心不免一陣難受,如果不是當年全家把二弟傷的太深,何至于他會用這種口氣與自己說話。

   但此時也不是糾結弟弟态度的時候,杜氏說不得去了哪裡,也許現在已經往家趕了,他得趁着婆娘回來前趕回去,所以長話短說,把事情的經過與陳父講了一遍。

   雖然都在一個村住着,但自從分家後,兄弟倆便再沒有往來,走在路上碰到也是各走各的,誰也不理誰,就算陳家大伯有心想與弟弟搭話,陳父也會置之不理權當沒看到。

   此刻聽到陳家大伯冒雨登門,竟是為了告杜氏那個婆娘的密,不免有些疑惑,忍不住想,難不成是良心發現,對當年做的事情心懷愧疚,所以才這麼做。

   至于杜氏想搶兒子生意的事情,陳父并不擔心,他對小兒媳的廚藝還是有信心的,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變廢為寶,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