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不在家的時候,時常想念我
但與家屬院不同的是,院子裡不僅僅隻有晾衣繩和幾盆小盆景。
而是在院子的牆角處開拓出了一塊小園子,園子裡種滿花草。
小花園邊上,是兩棵銀杏樹。
正是深秋季節,銀杏葉金黃一片,一陣風吹過,卷着小扇子般的葉子飄飄蕩蕩落下,從遠處看就好像下了一場黃金雨。
林初禾之前征得了沈時微的同意,特意買了一套桌椅就放在了樹下,旁邊就是一個木架子搭成的秋千。
除了小花園,院子的其他地方全部用水泥鋪的平整,打掃得幹幹淨淨,足夠孩子們平時在院子裡玩耍打鬧。
小滿和呦呦驚喜的看着這方小院,尤其是目光落在那秋千上的時候,滿眼都是羨慕。
“糖糖,你們的新家也太好了吧。”
糖糖小眼睛亮亮的,最後的那點緊張不安也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激動和驚喜。
她蹦蹦跳跳的,主動牽起呦呦和小滿的手。
“我們去坐秋千吧!”
“好!”
三個小家夥蹦蹦跳跳的爬到了秋千椅上,開心的玩了起來。
林初禾幾人也随之邁步進去。
這小院兒雖是沈時微定下的,但她生病這段時間,全都是林初禾和杜大娘在打理。
院子裡的秋千、桌椅,包括小院子裡種的花,全都是林初禾布置的。
沈時微擡眼看去,望着布置得這麼好的小院,望着滿臉笑容的三個孩子,沈時微臉上也不由得浮現驚喜的笑意。
這正是她想要的家的樣子。
幹淨,整潔,種着花草,還有供孩子玩樂的地方。
尤其是那秋千椅,明顯要比普通的秋千椅更寬敞,做成了三人位。
沈時微一看就知道,那不僅僅是給孩子們準備的,也是給她的。
之前幼兒園組織踏青,她當時看着孩子們圍着秋千玩的開心。
她不過是随口感歎暢想了一句,想坐在家裡的秋千上,曬着太陽喝着茶,有一刻悠閑的時光,沒想到林初禾就記住了。
而且不光是院子裡的陳設,沈時微又到屋裡看了看。
大到桌椅闆凳,小到暖瓶碗盤,包括日用品,林初禾都準備得格外齊全。
沈時微看着煥然一新的一切,都有些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初禾,都說了這些小東西我自己準備就行了,你怎麼又這麼費心?”
林初禾笑着:“我知道,你想把從前在季家買的那些鍋碗瓢盆和日用品拿來,可以省點錢。”
“但你既然要開始新生活,留着舊物多不好,萬一哪天看着那些季行之用過的碗盤再想起他,都能做半宿噩夢吧?”
沈時微被林初禾逗笑。
“說的也有道理。”
林初禾也跟着笑:“我也是有心機的哦,等我不在家的時候,你用着我買的這些東西,就能時常想念我一下了,多好。”
“而且這些東西也不完全是我買的,像那幾隻碗,是我媽媽找了老朋友專門挑的,說是上好的陶瓷,不挂油,用水沖一沖就幹淨。”
“還有這幾隻闆凳椅子,穗穗的搖籃床、大一些的兒童床,是師父買的……”
沈時微聽着,感慨又感動的挽住林初禾的胳膊,靠着她的肩膀。
“初禾,認識你,真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了。”
她側頭,将這方院子看了又看,怎麼都覺得喜歡,暗暗将這份恩情記在心裡。
“初禾,謝謝你,也謝謝林阿姨,王副院長。”
“等我的小店開起來,賺了錢,也絕不會吝啬,給咱們兩家置辦最好的家具、床鋪,到時候把被被子被面都換成蠶絲的!”
“等賺的錢再多一些,我就買兩套大房子,咱們兩家一人一套,再給孩子們也買一套,緊挨着住,到時候還做鄰居!”
林初禾笑着調侃:“那敢情好,到時候你、我,四個孩子每人一套,咱們直接就可以盤下一整條街來住了,肯定相當闊氣,還不羨慕死季行之和他那對奇葩爸媽?”
杜大娘也跟着附和:“季自強那對黑心夫妻估計能氣吐皿!真是想想都覺得痛快。”
林初禾順勢往沈時微肩膀上一靠。
“沈老闆,到時候一定要記得包養小妹啊,小妹我不想努力啦~”
這副故作嬌柔的搞怪模樣,成功逗笑每一個人。
沈時微也配合着用臉蹭蹭林初禾的發頂。
“你應該還有幾天才開始訓練吧?這幾天你有空可以多過來,我在家閑着也是閑着,想把研發出來的菜單都做一做,你和阿姨她們正好來我家吃飯,給我提提意見。”
林初禾自然應下:“當然好啊,成為你小店的第一批顧客,那可是我們的榮幸。”
“是啊。”
林卿雲和王老太太也笑着點頭。
杜大娘搓搓手。
“我老婆子在鄉下待了那麼多年,去飯館吃飯的次數都掰着手指頭能數出來,沒想到竟然有一天能幫着一起開飯館,想想還覺得有些激動。”
杜大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時微你放心,雖然我沒什麼開店的經驗,但我做飯是一把好手,到時候肯定盡力給你幫忙!”
她已經開始期待到時候飯館開張營業的場面了。
經過幾天的相處,沈時微也越來越喜歡這個勤快、話少,待人又真誠的大娘了。
她溫和的看着杜大娘。
“大娘,這些日子也當真很感謝您的照顧,您耐心又細緻,讓我忍不住……想起了我媽媽。”
說起媽媽,沈時微的眼前不由得浮現了媽媽在世時對她笑的樣子、小時候細緻照顧她的樣子。
媽媽是個不善言辭的人,但她對她的愛,全都包含在了行動裡。
這一點,杜大娘真的和她很像。
說着說着,沈時微的目光更溫柔幾分,帶着些許懷戀,真誠的望着杜大娘。
“以後如果您不嫌棄,可以把我看成是家裡的晚輩,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等我的飯館營業,賺了錢,第一個給您漲工錢!”
杜大娘愣了一下。
在她漫長又繁勞的前半生裡,幾乎每一天的時間都用來幹活、照顧家庭了。
可忙碌了大半生,辛辛苦苦将女兒照顧大了,不光沒人和她說一句謝,家人還都相繼離去,留她一個人在原地。
她一度迷茫,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