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紅火小日子

第二百一十章 告誡村民

農家紅火小日子 一耳清風 2726 2025-04-13 13:54

   黃秀才的學堂不辦了,除了清文和壯壯外,其他孩子都轉去了吳秀才的學堂。

   也有家長想讓孩子繼續跟着黃秀才念書,可一聽書黃秀才是到村裡授課,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村裡的條件哪比得上鎮上。

   吳秀才一下子多了十來個學生,一時間心中得意洋洋,為人越發傲氣,絲毫不知城中開始慢慢傳出,他用手段趕走黃秀才的流言。

   黃秀才和于氏最初到周家時,挺不好意思的,說話做事拘謹得很,為了回報周家,黃秀才從早到晚盯着清文和壯壯念書,将自己所學傾囊相授。

   而于氏也是争着搶着做家裡的活,清荷勸過幾次都沒用,便由着她去了,若是做些事能讓于氏心裡踏實點,也是件好事。

   就這樣于氏每天不是跟金婆婆一塊做飯,就是和李氏帶着元宵在村裡遛彎。

   幾天後,于氏不僅和金婆婆李氏兩人處出了感情,認熟了作坊裡的女工,還認識了村裡好幾個性子好的婦人。

   整個人和在鎮上時完全不同,時時帶着一張笑臉。

   見此,黃秀才更加覺得來王家莊的決定是對的,在鎮上時,他娘沒什麼能說話的人,時常一個人呆坐着。

   這樣精神氣十足的娘,他許久沒見到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是一年八月十五,圓圓的月亮一如既往的皎潔明亮,它的溫柔好似從未減少,在每個月圓的夜裡擁抱微涼。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周大伯夫妻也從鎮上回來過節了,我柔和的月光下,周家兩房人難得的熱鬧了一回。

   可惜今年缺席的人太多,陸承澤身在軍營,周清波和韓忠仍在府城,沒能趕回來。

   有人走,自然有人來,韓忠幾人沒回來,卻多了黃夫子母子。

   清荷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想着也不知陸大哥是否平安,有沒有受傷?

   或許此時此刻,遠在異鄉的他,也在望月思念着家中的親人。

   她想着想着入了神,清霞不知什麼時候鑽到她身邊坐下,嘴裡吃着鎮上賣回的糕點,在她耳邊嘟囔道:“姐,你咋不做金絲糖賣了?我好久都沒吃到金絲糖了。”

   金絲糖?

   “要不是今天你提起,我都把金絲糖給忘了。最近事多,等我忙過這陣再給你做吧。”清荷跳出思緒,許諾妹妹等空下來做給她吃。

   清霞得了姐姐的話,笑得甜滋滋的。

   與妹妹說着話,清荷低頭回憶,自從前年廟會賣過金絲糖,後面一直沒在做出來賣過。

   那會家裡不缺錢,鄭傳家又對金絲糖虎視眈眈,她擔心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便沒再做金絲糖出來賣,隻是偶爾做些自家吃,或是送朋友。

   時間一長,要不是今天清霞提起,她都把金絲糖給忘了。

   隻是現在實在沒人手做這門生意,要不她找人以配方入股?

   不過一個金絲糖夠入什麼股,怎麼也得再添些其他糕點糖塊一塊才夠資本。

   算了,暫時别想這些了,眼下最重要的是讓學堂順利開課,其他的事,之後再說。

   學堂開課這天,村裡人無論多忙都擠出了時間,有适齡孩子的,送穿着整潔的孩子來學堂上學,沒孩子,也圍在一邊看熱鬧。

   現在沒孩子怕啥,以後總會有的。

   村裡人看起熱鬧來,叽叽喳喳說個不停,王有富不想耽擱孩子們上學,站在人群上方,輕咳了兩聲:“咳咳,大夥靜一靜,聽我說幾句。”

   村長發了話,人群漸漸安靜。

   “王家莊的村民都聽好了,周家仁善大義,替村裡出錢辦了學堂,還包了孩子們的書籍筆墨,咱們要記得周家這份心意。

   王有富說着,停頓了一下,跟着村裡人一起朝周家人投去感激的目光。

   今天周家隻來了清荷清文和周明遠三人,感受到村裡人的目光,清荷心中頗為激蕩,

   “大夥告訴自己家的孩子,要跟着夫子認真念書,要聽夫子的話。若有人不聽夫子話的人,在學堂調皮搗蛋,逃課早退,不珍惜上學的機會。”

   說到這裡,王有富的眼神變得淩厲,村民們不由地屏住呼吸,緊張不已地等待着村長接下來的話。

   等村民們都收起臉上的嬉笑後,王有富才警告在場的村民道:“孩子不聽話,一次兩次夫子和父母可以教育批評。”

   “若第三次還屢教不改,我會收回發下去的書籍筆墨,把人趕出學堂,被趕出去的人,再也不會有第二次進學堂的機會。”

   這是清荷和王有富早就商量好的,學堂不留不學習的人,不能讓不學習的孩子,影響一心向學的孩子。

   聽完村長的話,在場的村民紛紛叮囑起自家孩子來,有的還放下狠話,要是不好好學習,回家就要挨揍。

   王有富簡單說了幾句話後,和周明遠一塊扯下新牌匾上的紅綢,紅綢上寫着“村學”二字。

   本來王有富還想讓周明遠,或者是清荷作為周家代表說幾句,畢竟這是周家出的錢,但父女倆都拒絕了,不太想出這風頭。

   放完兩挂鞭炮,孩子們一一進入學堂,坐在嶄新的書桌上,黃夫子給新入學的孩子們分發書籍,筆墨,開始正式授課。

   這時正值地裡搶收的時候,換作往年,大夥就是吃飯都是直往肚裡塞,想多擠點時間出來。

   可今天學堂開學後,大夥都沒舍得走,一雙雙飽含期盼的眼殷勤地望着學堂。

   直到一刻鐘後,學堂裡傳出朗朗讀書聲,衆人臉上紛紛露出笑容,這才三三兩兩地散開,到自家地裡幹活。

   清荷也一直沒走,村裡建了學堂,孩子們有書念了,無形之中王家莊好像隐隐有些改變。

   孩子們上課了,她留在這兒怕會打擾他們,清荷正打算離開時,眼角忽然瞥到一個穿灰色衣衫的婦人。

   婦人躲在死角處,垂着頭,隔了好一會才小心翼翼地擡頭,偷偷瞄着傳出讀書聲的學堂。

   似乎是察覺到清荷在看她,婦人如受驚的小動物般,低着頭,腳步慌亂地跑了。

   這人是誰?

   她怎麼不記得王家莊有這樣一個人?

   因為辦作坊,招女工這些事,清荷對村裡的婦女熟悉了很多,就算有些還叫不出名字,也混了個臉熟。

   可是,方才倉惶逃走的婦人,她一點印象也無。

   回家的路上,清荷想着婦人驚恐的眼神,受傷的眼睛,心裡怎麼也放不下。

   婦人那副模樣,像極了現代新聞裡被丈夫家暴的女人。

   莫非,剛才的婦人也正經曆着那樣痛苦的事?若真是這樣,她想幫一幫那婦人。

   回到家後,清荷跑到奶奶身邊,打聽起婦人的消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