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要團結身邊大多數人,而且這些人會幫助他們做很多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成功的集體,她一定是有一個大的團隊的大明帝國,想要長久的存在下去就必須成為一個大的集體。
當年太祖高皇帝,用皇族子弟分封諸帝,成為大明邊地的藩王,然後再加封那些有功之丞丞,成為勳貴,最後以科舉考試來選拔文人,成為朝廷的文官。
勳貴與國同戚,自然是綁在大明帝國的戰車之上,而且隻要他們不犯什麼大的錯誤,勳貴爵位也是可以傳下去的。
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經帶頭在自己的子孫上面開始了,為賢者不逢,所以勳貴們想要獲取自己手中的爵位,甚至是更進一步,都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甚至是建立更大的功勳。
德慶侯在太祖高皇帝時代已經被處決了,如今德慶後,雖然有後人還在挂着德慶侯府的宅子,仍然讓他們居住,但大家都知道,如果皇帝不把這份爵位再重新賜給德信和的話,那麼這一切都不将存在了。
站在下方的妙用,此時此刻卻有一些意興闌珊,皇帝說要把德慶侯的爵位還給他們,甚至是要讓他們去大明南洲參與鎮封。
朝廷要從勳貴之中挑選勳貴之家前與大明南洲振峰的事情他們都知道,可是要用從來沒有想到會選到他們自己,甚至現在皇帝親自跟他談論這件事情。
“那你的意思是,朕要重新選拔了?”
“這,陛下,臣,臣也不想再次失而複得的爵位,可是,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如果你不滿意的話,朕在選擇其他人就行了。”
“陛下,臣懇請陛下,如果非要選擇一人前往大明南洲鎮守的話,臣希望陛下選擇臣的二弟,廖銘。”
廖镛又重新跪下,向着建文皇帝朱允炆說道。
“廖銘?”
“是的,二弟這些年也成長了不少,對于二位王爺來說,陳的二弟恐怕在他們眼裡都是小孩子,沒有什麼威脅性,所以這樣才有可能幫助陛下守護好大明南洲必競有太過危險性的人物過去,會讓二位王爺覺得朝廷不放心他們,畢竟陛下已經答應他們,讓他們是帶鎮封大明南洲。”
“你弟弟同意嗎?”
建文皇帝朱允炆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畢竟對于他來說似乎沒有什麼這樣的情況。
按理說建華的中英文可以直接作出這樣的決定的,但是他卻在征詢你的意見,似乎覺得廖勇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的想法,但是既然要用不說見皇帝,朱允文也就不再問了。
“臣請陛下給臣一天的時間,陳立馬就去找臣的二弟商量這件事情,一定會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複的。”
“既然如此,朕知道了,下去吧。”
“臣告退。”
不知道廖镛去跟廖銘說了什麼,第二天廖銘就已經進宮向皇帝複旨,願意前往大明南洲。
這樣的消息在有心人的隐瞞之下并沒有傳出太大的風浪,但是德慶侯廖家如今可能要恢複爵位的消息卻傳了出來。
很多人都在看着,想要通過這件事情來看看皇帝真正的心意,畢竟大家都是與國同慶的勳貴,沒有什麼其他的變化的話,這些人都會成為帝國最強大的基礎。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正在慢慢的糾正當初他剛剛登基的時候所犯下的錯誤。
當初他登基的時候就開始重視了儒家,也放棄了當年太祖高皇帝給儒家的限制,所以因為自己個人原因,讓太多的嘴炮占據了朝廷的重要位置,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出現了那麼大的問題。
蒙元丢了天下,在那之後那些稍微讀了書的讀書人又覺得自己非常的了不起,開始嚣張了起來。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炆不得不花大氣力來修改自己當初所犯下的錯誤,他也相信方中愈告訴他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得,那隻是一個個人的修養問題,能不能對帝國有所幫助,根本就是兩碼事,所以如今的政策已經非常的嚴格了,對于那些儒家不好的嘴臉,建文皇帝朱允炆所用的制度已經越來越嚴格了。
不過畢竟有幾年那樣做,所以民間的風氣卻不太好。
這也是為什麼大明報如今在不斷的向百姓宣傳正确的符合朝廷定位的宣傳,因為他們要糾正當初民間的風氣。
基層的老百姓之前是沒有辦法讀書的,所以在村子裡都要聽那些失身的話而失聲,大部分都是讀書人那些讀書人嗎?對于朝廷鷹犬肯定是沒有好感的,但方中愈帶領的錦衣衛表現的比之前要好,所以他們對于方中愈并不是太大的反感,畢竟方中愈的父親是大儒,方孝孺,方先生。
但他們也僅僅是對方中愈不反感,對于其他的那些帝王爪牙,他們還是有意見的。
學習知識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如今朝中的大臣,還有那些保衛皇帝的親衛們認為的最重要的事情,畢竟光認識字而不了解其他的事情,是在皇帝和其他諸位大臣面前是說不上話的,更别說如今皇帝更加的看重才能,而不是之前那種名義上的表面上的德行。
在方中愈向西行的時候,北邊終于開始了他們第一次的大型會戰。
北方大營元帥,大明都督府上将軍,驸馬爺梅殷,在帥帳召開軍事會議。
原先的燕王府畢竟是當初太祖高皇帝下令建造的,所以如今仍然是等級很高的王府,就算是燕王朱棣已經離開了大明國,進也不能被其他的地方占理,所以如今燕王府還是被封閉的狀态。
這一次的會議就是為了整個北伐的事情。
經過兩年的時間準備,他們覺得已經可以開始最新一輪的戰争了,所以這是最後一次讨論軍事計劃。
“諸位,之前的準備時間已經足夠久了,經過參謀部的論證,經過前軍斥候的大量偵查,如今可以知道草原上的部落,除了與我們交好的以外,其他部落如今都在觀望,咱們現在要最大的對手就是瓦剌和鞑靼。當然也是由衆多的小部落聚集起來的,咱們現在最大的軍事目标就是盡量的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們可以活着他們。”
“遵令。”
時間過去了很久,整個軍事會議的讨論就在這樣一步一步的進行之中,最後終于獲得了一個統一的認識,大大小小的命令從這裡發布了出去整個北方軍陣開始活躍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士兵穿梭前往,各部兵馬都在不斷的調動。
在這個沒有特别高科技的時代,他們都必須用人力來确保整個事情的統一另行,所以傳令兵就非常的重要。
整個北方大營中幾乎養了2000人的傳令兵,也就是說這些傳令兵必須準确無誤的将主帥的命令傳達到各個軍隊。
如今北方大營是按照最新的軍事建制加以訓練的,所以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内都能夠采取自己的主意,做一個主觀上的判斷,而不需要來回請示,把戰機都延誤了。
在之前如果一場大戰的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閱兵,也就是鼓舞士氣,向衆多的士兵發軍饷,因為他們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打仗,隻是為了混口飯吃,或者是更重要的是他們是衛所兵,因為祖傳的家業不得不撿起武器來參與戰鬥。
但是北方大營是按照最新的編制進行訓練的,裡面有着訓導官,有着後勤官,有的參謀官他們都在從頭到尾的從整個軍事上考慮所有的事情,對于這些士兵的心理也是非常的清楚,所以士兵們的賞錢都是按時發放的,并不需要中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式來給他們發饷。
所以将臨沂到這些士兵們就開始啟程了,畢竟後勤是有專門的後勤部隊負責的,不過他們自己本身也會帶着幹糧,如今朝廷可沒有那麼大的能力給他們全天候的恭候糧食,所以不得不讓他們自己也帶着幹糧。
雖然說如今北方大人的飲食條件比之前要好了許多,但是身體條件确實有限,因為吃肉沒有像後世那樣頻繁營養跟不上,所以他們的通行能力還是比較差的。
北方軍事大營,四個軍的編制,如今前三個軍滿員,第四軍正在組建訓練之中。
但這也有10萬大軍了。
當然這還不包括這些提供後勤服務的勞工。
畢竟這麼大批量的行軍,對于後勤供應場地糧食的補給還有出現什麼意發情況的應對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員來做的,所以他們之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在這兩年中不斷的修正補給,甚至是尋找那些專業的士兵進行模拟試驗。
總之為了這一次的軍事打擊,他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本來按照之前的打算,朝廷應該是對這些草原部落要麼安撫要麼安裝拉攏。
當然還是有一部分投靠了大明的,畢竟當初燕王朱棣就是因為朵顔三衛的人才能夠快速的行軍到南方的。
但是如今他們也漸漸感覺到朝廷有一些吃力,所以他們打算打一仗,最好是能夠畢其功于一役,将蒙古人打怕了。
至少在之前方中愈帶領着大明幻夜起進入草原之後,在草原上屠殺了一個小部落之後,那些草原百姓雖然有些懼怕,但也沒有前來複仇,這就讓他們知道草原上的那些勇士們,如今恐怕已經吓破了膽。
戰争的目的都是為了打擊敵人,保護自己的國家,所有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打擊敵人所做的,所以當錦衣衛那邊送來消息說蒙古人的境内可能有大量的銅礦的時候,驸馬爺梅殷就已經決定了,一定要在準備充分的同時打一場戰争。
當然其他人并不知道這個結果,反而隻是告訴他們朝廷需要這樣一場戰争。
北方大明其實就是一個大堡壘,整個北方邊境上豢養的軍隊已經非常非常多了,民壯們如今在附近也開始大規模的種植農田。
按照朝廷現如今的打算,北方大營實際上是一個軍管城市,也就是說這裡的百姓其實都已經隸屬于北方大營了,而不是像其他地方成為一個真正的朝廷行政機構。
更重要的是驸馬爺梅殷非常清楚的知道,雖然他帶領的這一大批人裝備精良,甚至是後勤,比以前要好的多,可他也知道在草原上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出現,更重要的是這一場戰争打的還是自己的運氣因為隻有自己犯的錯誤越少,對方犯的錯誤越多,他們才有可能将這場大戰的勝利抓在自己手裡。
但願一定要找到銅礦啊,驸馬也沒人這樣在心裡想着,畢竟這場戰争是他主動提起的,甚至是由他一一推動向整個朝廷建議的,如果後期出現了什麼問題的話,他得承擔這些責任,甚至他都沒有向自己的副手大将軍慎勇說起過這件事情。
魏國公徐輝祖雖然有些奇怪,但既然驸馬也不說,他也就不再過多的幹涉了,隻有完整的執行軍令。
或許是他們的運氣好,又或許是他們的身世太過浩大,如今草原上的部落大部分都已經得到了朝廷軍馬出征的消息,所以那些人都跑了,隻有瓦拉人和鞑靼人還在收縮防線,想要依靠草原的廣闊和沙漠的浩大來消費大明軍隊的體力和糧草。
雖然這十多萬軍馬不能進行大包圍的合圍,但是能夠快速出擊,消耗有生力量還是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主力大軍出發的時候,後面的後備部隊也會前往桃園,在後面加以策應,大規模的軍事戰争還是會發生的,所以必須要保證他們背後的安全。
大軍出發十天後已經向草原推進了一大部分的路程,甚至可以說每次太陽落下的時候,平靜的草原就變成了帳篷的海洋,因為一路向西可以看到簡易的帳篷,連綿很長非常的熱鬧。
人數衆多,不可能所有的吃的都從後方運送過來,所以草原上那些的動物也都成了大軍口中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