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9章 和親隊伍來了
而且他們這群府衛是跟着王爺和王妃來的邊城,他們先前在京城是知道一些的,皇上與長公主的姐弟情不容質疑。·s^o¢e.o\.?n^e^t/
宋九壓下心中的憤怒,這就催着馬快些走,不想引人注意。
小團子他們的落腳地竟然是城中密探院的落腳處。
而神機營密探院的人在邊關經營多年,有不少産業和探子,此處正是一處商鋪後頭的小院裡,極為隐蔽,還順手将周圍幾處院子也買下,所以他們說話,就不必小心翼翼了。
南宮先生去了寰州休養,小團子走時,交給她一個錦囊,不知前路方向時,便打開錦囊。
祥姐兒和瑞姐卻是跟着姐姐而來,如今在小院裡,與密探院的人一起處理各地來的消息。
瞧着倆孩子年歲小,人卻是特别的聰明,又有功夫,倒是能幫到密探院不少忙。
這會兒三姐妹見到了爹娘,一個個的露出喜色,小團子不及兩個妹妹那般沖動,站在不遠處笑看着兩個妹妹朝爹娘沖過去。
哲哥兒倒是被兩個妹妹擠到了一邊,他隻好來到大姐姐身邊,問起城中的情況。
先前府衛也大約說了些,但他覺得還不夠詳細,尤其燕北軍軍營裡的事,恐怕不簡單。!7!6\k+s′./n¨e?t\
大姐姐來邊城多日,卻始終沒能得到兵權,這中間定難處。
而京都二哥坐于朝堂之上,也是困難重重,小小年紀的哲哥兒已經懂得為兄姐分憂,他們三姐弟來邊城,為着的就是這事。
小團子看着長高了不少的小弟,不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頭。
國師曾說過小弟是帝王星,将來這燕國大好江山還是要交到小弟手中的,而她與小圓子,便是替他好好守住江山。
榮家人注定是守護江山的人選,她這個做姐姐的,豈能讓還沒有長大的弟弟分憂呢?
“無事,邊城兵權,我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應州,即使沒有燕北軍加入,我亦可得到手。”
哲哥兒最是欽佩大姐姐,她是他們的榜樣,不費兵卒卻奪得三郡,放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而且他們去往京城并沒有多久,大姐姐就将此事辦成了。
要不是朝堂上那些世族門閥,想必憑着大姐姐之能耐,恐怕得打到幽州城去了。
哲哥兒不想說京城的煩心事。也不願将自已與三姐和四姐半路被戳殺之事告訴大姐姐,免得她難過,于是什麼也沒說,站在大姐姐身邊,一副不會再走了的樣子。′精×??武t小?說?.網/o [§?無+?錯~??内?容£
“哲哥兒此行前來,别不是要帶着三妹和四妹跟我上戰場來了?”
大姐姐一猜就中,哲哥兒一副堅定的樣子不反駁,小團子隻得歎了口氣。
這邊宋九摸了摸老三和老四的額前發,看着兩孩子并沒有因為中毒影響,想來登州中的毒多半是熬過來了,多虧得南宮先生照顧。
祥姐兒和瑞姐兒不再吵着要吃解藥,每每還有餘毒發作時,兩孩子也能咬牙堅持,絕不會中了那毒瘾,兩孩子可是記在了心間。
這會兒一家人團聚,圍着八仙桌坐下。
宋九入城後聽到長公主和親的謠言一事,她問出了口。
到此刻任榮長和哲哥兒才知情況,紛紛看向小團子。
小團子卻是不以為意,說道:“多半是那軍營裡的人傳出來的,無非是借此機會斷了我的兵權。”
“當年榮家在燕北邊關立下的軍功,如今來的是我一位女子,多是被軍将輕看,不服氣,如今更是造出這樣的謠言,就是怕我統領大軍攻打應州。”
宋九終于松了口氣,但心間還是隐隐不安,從京城離開時,朝中的确為了此事争執不下,萬一小圓子沒有扛住,終的下了這樣的旨意,可如何是好?
宋九絕不會讓女兒去和親的,就算被朝臣揭破他們違抗聖旨沒去嶺南,反而來了燕北,她也在所不惜。
反觀小團子一臉的無所謂,還說道:“若弟弟真的下了這樣的旨意,我也會将計就計。”
小團子這話倒是新奇,宋九衆人皆是看向她。
怎麼一個将計就計法?
小團子顯然想了後招,她說道:“去往寮國和親,必繞道應州,如此我還能與邊城将士來一個裡應外合。”
“至于真正的和親,他們怕是不知,上回爹娘從寮國歸來後,寮國亂成一團,各方部族起戰,如今便是守住燕雲十六州的寮軍,也不過是各部族分割後的結果。”
“不然我不會輕易得手三郡而無寮軍發難。”
所以和親之事辦不成?
“在寮國沒有選出真正的國君前,和親之事不過是說辭,且若真出此事,我去了寮國地界,定成為各方部族勢力争搶拉擾的對象,豈不更亂?”
“所以我認為寮軍不會同意,同時也無人敢做這樣的主。”
小團子分析了一遍,的确有說服力。
宋九也就放下心來,隻是京城裡的那些世族門閥各懷心思,也不知會想出什麼樣的奇招來。
城裡還算太平,有密探院的人在外頭走動,小院裡衆人都能清楚外頭的動靜。
至于碼頭存放着的火藥和武器,也有府衛和親信兵輪流盯着,他們倒要看看背後之人到底是誰。
隻是才過去兩日,城中突然熱鬧起來。
大清早的,城門處的百姓奔走相告,原來是朝中的送親隊伍來了。
密探院的人得到消息後一臉的驚訝,匆匆趕來小院禀報。
這一下宋九也是怔住了。
她家小圓子還真的下了聖旨要将姐姐送去和親?
小團子聽到這個消息時,臉色微微一變,便起了身,她要出門親自去看一眼。
宋九也沒有攔,拉住她家夫君的袖口,也一路跟了上去。
哲哥兒要走,被祥姐兒和瑞姐兒拉住了。
三姐弟見他們一行人離開,立即在一起開了個小會,三姐弟最終商量好,絕不能讓大姐姐嫁入寮國和親,就算違抗二哥的聖旨,他們也不準。
哲哥兒更是一掌拍在桌案上,怒道:“二哥此事定有苦衷,來日回京再細問,眼下輪着我們保護大姐了。”
三個孩子點了頭,各自去準備了。
宋九夫妻二人跟随大女兒來到街頭,就見京都來的送親隊伍已經入了城,且運送來的嫁妝不少,裡頭不少奴仆和工匠,那架勢還真有那麼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