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47章 你難道真的一點都不動心嗎?
于氏被程如嫣帶人來家裡打砸那一次,對京城的官家小姐心中有了陰影,導緻她對京城這些大家閨秀的印象極其不好。
她即便是給自家兒子說親,頂多找個小門小戶的姑娘,那些高官家的姑娘壓根兒就不想考慮。
顧家沒有家底子,兒子又是個正直的,他們母子倆全靠顧遠之的俸祿過活,根本養不起千金大小姐。
于氏想到這裡,握着何月月的手又緊了幾分,眼中滿是慈愛:"何大姑娘,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你這樣的好姑娘,不該一個人受苦。
若是......若是你不嫌棄我們家遠之......"
母親!"顧遠之猛地站起身,耳根通紅,打斷了于氏後面要說的話。
何月月也同樣,臉紅得吓人。
"老夫人,您先好好休息,我......我改日再來看您。"
說完,她匆匆行了一禮就要告辭。
顧遠之連忙跟上:"我送送何大姑娘。"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房門,院子裡積雪初融,陽光正好。
顧遠之看着何月月被陽光映照得微微發紅的側臉,心跳又不受控制地加快了幾分。
"今日多謝何大姑娘了。"顧遠之低聲道:"若非你及時拿出聖水,我母親恐怕......"
何月月搖搖頭:"顧大人不必言謝,當初若非你相助,我也不能順利與劉斐和離。”
“那些都是我該做的。”顧遠之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詞窮,兩人陷入一陣沉默後,顧遠之又忽然開口:"我母親方才的話,何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何月月本就不想面對這種問題,沒想到顧遠之又主動提及,她隻能假裝聽不懂。
“這些都是顧大人的私事。”
“嗯。”顧遠之不知道再說什麼好,總感覺一大堆話憋在心裡,又不敢說出來,那種讓人壓抑的感覺真的不太好。
何月月生怕顧遠之再說些什麼讓人尴尬的話,連忙上了馬車告辭離開。
因為這小小的插曲,何月月是揣着一肚子心事去的制衣作坊。
本來計劃好的,發過新年紅包後,要對那些工人好好鼓勵一番的,結果都被她恍恍惚惚的忘在了腦後。
許氏細心,看到女兒回來狀态不對,就一直跟在她的後面追問情況。
面對自己的母親,按道理何月月是不該有什麼隐瞞的,可她就是不知道怎麼開口。
最終還是許氏從她帶去的丫鬟口中問出了大概情況。
許氏得知今日發生的事情後,與何月月的心情截然不同。
昨天許尚書剛剛說過,要撮合顧遠之與自家女兒的親事,今日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從丫鬟講述的内容看,許氏覺得顧遠之大概率也是對何月月有意的。
這比她原本想象的要好很多。
許氏不得不承認,自家女兒原本那軟弱的性子并不讨喜,還背負着和離的名聲,想要嫁給顧遠之真真的是高攀。
可她發自内心的又很看好顧遠之這個人。
一直處在糾結當中的許氏,心裡終于有了決斷。
她輕輕拍了拍女兒的手背,溫聲道:"月月,母親有些話想同你說。"
何月月擡頭,有些茫然地看向母親。
“娘也希望你後半生能有個依靠。”許氏這話說得很直接,她知道何月月的性子,不直接點對方肯定會跟自己含糊過去。
"娘!"何月月明顯是着急了:"女兒現在隻想好好經營作坊,不想考慮這些事。"
許氏歎了口氣:"傻孩子,娘是過來人,顧大人今日那番表現,分明是對你有意,你難道真的一點都不心動嗎?"
她心動嗎?
何月月第一次正視這個問題。
回想今日與顧遠之的對話,她貌似……
貌似真的有些心動。
可那又能怎樣?
她配不上那麼好的顧大人。
想到這些,何月月低下頭,手指無意識地絞着帕子,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許氏并沒有因為何月月沉默就放棄說服。
“如果顧大人真的對你有意,你也不考慮嗎?”
"母親,我畢竟是和離過的人,顧大人前程似錦,何必......"
"胡說!"許老夫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過來,打斷了何月月的話:“我的外孫女品性純良,聰慧能幹,哪一點配不上他?
況且當年你的那段過往錯不在你,隻能說是你命裡的一道坎兒。
如今你已經擁有極高的家世背景,又有本事自食其力,試問京城哪個大家閨秀能比得上你?”
許老夫人走到何月月面前,苦口婆心的勸道:“傻丫頭,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總要為自己的幸福争取一次才不會遺憾。”
“可是……”她還是覺得自己配不上那麼好的顧大人。
“沒有什麼可是,項北不是和顧大人關系不錯麼,讓他找機會問問顧大人的意思,若是他那邊沒有意見,就讓他找人上門提親。”
許老夫人強勢打斷了何月月的話,不準她在妄自菲薄。
許氏也适時的拍了拍何月月的肩:“這件事就聽我和你外祖母的。”
何月月并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她清楚外祖母和母親這樣做,都是真心誠意的為自己好。
況且,她說出那些違心的話後,心裡也像是被什麼東西給掏空了一樣。
既然如此,她就聽長輩的話,為自己的幸福争取一次。
君韻婉與何項北并不知道何月月與顧遠之這邊發生的小插曲。
兩人安安靜靜在家裡過了一天消停日子,初四一大早,何項北就去了京郊大營。
太子從邊關帶回來的将士們,都被皇上暫時安頓在京郊大營。
何項北抵達那裡的時候,将士們剛剛吃過早飯,因為過年的緣故,大家并沒有訓練,關系要好的士兵們就湊在一起說說話,還有人在一起玩一玩葉子牌。
何項北如今已經成為了護國公,軍營裡的兄弟是都知道的,看到他過來,大家紛紛過去行禮。
何項北和大家寒暄幾句後,便打聽到了何項錢等人所居住的營帳,大步走了過去。
營帳内燃着炭火盆,何項銀、何項錢、王懷、鄧長青、李子明,還有幾個一起從麥禾村出來的兄弟,圍坐在火盆前正在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