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37 章 他們咋也來了?
老宅。
趙小雨他們到的時候,院子裡空無一人,所有人已經齊聚堂屋。
喲,他們起的還挺早的嗎?
這都吃好飯,拜好年了。
“兒子(兒媳)給爹娘拜年!祝新的一年,兩老身體健康。”趙大樹和宋氏跪下,磕頭拜年。
“孫女兒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
“嗳,都快起來,快起來。”
一家子起身。老頭老太一點沒給紅包的意思,算了,這麼多年就沒奢望過。
老孫氏仔細打量他們一家子,幾個人,全都穿上了新衣裳,布料和款式,一看就不是鎮上有的。眼裡閃過一絲不高興,老三糊塗,一家子的賠錢貨,值當花錢買恁好的衣裳給他們穿?不餓死他們,都是他們心善。
再說,大過年的,除了送吃的,老三居然沒給她和老頭子做一身新衣裳。他們一家倒是好,穿的洋氣,這一身,要不少銀子吧?
王氏盯着宋氏,三弟妹身上的衣裳,頭上的首飾,真好看呀,穿在她身上,整個人都容光煥發的。如果脫下給她穿,是不是她也能靓麗幾分。一定會的!
她本就生的比宋氏漂亮,氣質比宋氏溫婉,曾經的她,稍微打扮,就是個美人坯子。在縣城,是一衆夫人都誇贊的好樣貌。
連帶着她生的閨女茹心,長的也比其他兩家的閨女漂亮,清秀。
王氏看着宋氏,幻想着她的衣裳穿在自己身上的樣子。
趙茹心和趙招娣也是一樣盯着趙小雨和趙梨花。他們穿的真喜慶呀,是啊,大過年的,可不得穿的喜慶些。
趙招娣羨慕的看着趙小雨的長裙,這是她第幾次看見死丫頭穿長裙了。她肖想長裙想了許久,求娘也求了許久,娘都沒松口給她買一件。現在,死丫頭不但穿上她朝思夢想的裙子,而且還不止一件。哪次看,都是不一樣的款式。
她,就不能也送她一件兩件的嗎?難道她不知道,她也想要嗎?
“小雨妹子,你這身衣裳真好看。”
趙小雨笑笑,沒接話。趙招娣眼珠子都快粘她身上了,她想的啥,她會不知道?
趙茹心拳頭握的咯吱響,她不是趙招娣,她識貨。一眼就看出來,他們一家子身上的穿的,每件都是貴價貨。
眼紅,嫉妒,幾乎要讓她瘋狂。
自打記事起,哪年過年,她沒買新衣裳?偏偏現在,到了說親的年紀,家裡沒落了,沒錢了,别說新衣裳,吃頓飽飯都成了奢望。
而這一家子的窮酸貨,卻過上了她想過的生活。好日子該是他們大房的,大房的!這些人替他們享受,就不怕享受不起,折了壽數嗎?
笑眯眯的湊上前,拉着趙小雨的手,“小雨妹子,咱們倆近半年沒見,我還怪想你的。”
“喲,大堂姐,你腿恢複的挺好的呀!”不着痕迹的後退兩步,拿掉趙茹心的手。大表姐的手摸上她,讓她起雞皮疙瘩。
趙茹心看着她後退躲她,臉隐忍到扭曲,“嗯,托爺奶的福,娘照料的也細心。”
嗯,自己親娘肯定細心。
“小雨妹妹,你這身新衣,是府城買的嗎?花色真好看。”
呵呵,眼紅了是吧?想要了是吧?可惜,注定你們是穿不着的,銀子都沒了,咋買?
“我們也是第一年穿新衣,哪像茹心堂姐,年年都有新衣穿。你身上的穿的,是綢布的吧,一點不比我身上的差呢?”
趙茹心:……她身上穿的,是去年落在老宅的衣裳。幸好落下幾件,要不然,她真的,今天過年,隻能穿粗布麻衣。
拜完年,趙大樹沒有久留,帶着一家子回家了。今天初一,不關家門,一些孩子和平日裡交情好的,都會來互相拜年。
“他娘,你先回家,準備待客,我要出門去給人拜年。”
“你去吧。”
“小雨,梨花,要跟我去不?”帶着孩子,雖然沒有紅包,卻會給顆糖,給點花生,瓜子等零嘴。所以,村裡的孩子,基本上年初一,都會組隊,挨家挨戶的跑,衣裳兜子都會讓大人提前縫大點。
“我不去,家裡暖和,我跟娘回家。”
梨花也搖頭,家裡那麼多的吃食,她不想去人家家裡要,她要跟大姐一起。
“行吧,你們都回去,我一個人去拜年。”
宋氏剛到家,就迎來了村長家裡的一幫娃子和周家的。家裡吃食多,又是第一年分東西,她大方的一人給了一小把糖果和一把瓜子。一群娃子咧着嘴一路傻笑,趙嬸子人真好,她給的東西,都趕上大半村了。
一群皮娃子繼續跑下一家,路上的夥伴看他們嘴裡嚼着糖,口袋裡還有一把子,一問,說是趙大樹家給的,啥想法都沒,轉身就跑去村尾拜年……
宋氏沒想到家裡會來這麼多娃子,為難的看着趙小雨,咋整?剛都是自己人,沒收着,好像給多了。
“今天過年,高興,大家來拜年,咱們也不能厚此薄彼不是,都給呗。”
說着,進屋,從空間裡拿出一大袋糖果和瓜子,花生給宋氏。今天,全村娃子,肯定都會跑他們家一趟。家裡的存貨肯定是不夠的。
宋氏分的心疼,一人八顆糖果,一小把瓜子。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
連鄭氏都來勸她别這樣分,再富有,都給分光了。
“差不多沒人了,該來的都來了。”
鄭氏想想也是,一大幫子一大幫子,都該來完了,說啥都晚了。
“三嬸兒!”
門口,趙大柱帶着趙家一幫子,小心翼翼的看着宋氏。
艾瑪,他們咋也來了?
“趕緊進來暖和暖和,都進堂屋,我去給你們端紅糖水。”一個個的臉,都凍的通紅。
趙大柱帶他們過來,一是有讨好宋氏的意思,給她拜年。還有一個就是,他看到村裡的小娃子,從三叔家裡帶走的吃食,羨慕了。
沒想到三嬸兒這樣敗家,每個人都給那麼多東西,三叔,真的沒用,連個婆娘都不會管。三嬸兒更是不像他娘,一點不會過日子。
以後,等他過繼過來,錢财花銷一定要過問,要不然,等他們死了,家裡估計也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