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清風回來了
桃花眼中滿是感動,微微咬着嘴唇,猶豫片刻後,輕聲說道:“娘,我已經有及笄禮的衣服了呀。這衣裙還是留給妹妹們吧。”
她心裡清楚,娘為了給自己買及笄的衣裙,可是花了足足一百兩銀子。一百兩銀子,那可不是個小數目,她怎能如此不知足,再貪心要這些過冬的衣服呢。
秀英慈愛地看着桃花,輕輕拍了拍她的手,緩緩說道:“桃花啊,及笄禮的衣裙,那是專門為你及笄那天準備的。可這些衣服,是娘特意給你準備過冬穿的呀。你看,這布料多厚實,這做工多精細,穿在身上,保準一整個冬天都暖暖和和的。”
她微微頓了頓,目光從桃花身上移開,環視着其他幾個女兒,接着說道:“不單單是你,桃花,以後妹妹們到了及笄的年紀,娘也會親自去城裡,給她們每人都挑選一套最漂亮、最得體的及笄禮衣裙。”
秀英語重心長,繼續說道:“平日裡你們穿的那些衣裙,雖說也是娘讓嬸子們幫忙做的,嬸子們的手藝那自然是沒得說,可及笄禮不同啊。這可是你們人生中的大事,關系到你們将來的。一個好的及笄禮,對你們以後的婚嫁、前程,都有着重要的意義呢。所以啊,這及笄禮的衣裙,可不能馬虎。”
說着,秀英朝冬梅微微點頭示意。冬梅從裡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精緻的匣子,輕輕放在桌上。
秀英微笑着打開匣子,裡面整齊擺放着七套頭面。這些頭面是從空間裡買來的絨花,雖非金銀材質,但絨花色澤鮮豔,造型栩栩如生。
秀英又從匣子中,拿出七串粉色的珍珠項鍊。那珍珠顆顆圓潤飽滿,在這個時代,粉色的珍珠極其稀有,然而在秀英所熟知的現代,人工培植的粉色珍珠價格卻十分親民。秀英将這些精美的飾品,依次送到到女兒們手中。
桂花雙手捧起那串粉色珍珠項鍊,眼中閃爍着驚,“謝謝娘,這實在是太好看了!”
臘梅也緊緊握着屬于自己的那份禮物,興奮得小臉通紅,脆生生地說道:“謝謝娘,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珍珠項鍊!”
其他女兒們也紛紛圍了過來,目光緊緊地鎖在手中的粉色珍珠項鍊上,眼神裡滿是難以抑制的喜悅。
她們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能擁有如此珍貴漂亮的項鍊,而且還是極為稀有的粉色珍珠。要知道,就算是城裡那些出身名門的大家小姐,都不一定能有幸擁有這麼美麗的項鍊呢。
秀英笑意盈盈地看着女兒們,輕聲說道:“隻要你們喜歡,娘就開心啦。來,把衣服和珍珠項鍊都好好收好,等你們大姐及笄那日,再穿戴起來。”
其實,以秀英如今的能力,購置黃金打造的頭面并非難事。但她覺得女兒們年紀尚小,太過招搖顯眼并非好事。
李冬梅滿臉興奮地跑了進來,聲音清脆響亮:“夫人,清風少爺回來了!”
秀英聽聞,趕忙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語氣中難掩欣喜:“清風回來了!”
女兒們一聽,眼睛瞬間亮如星辰,一個個如歡快的小鳥般,迫不及待地朝着屋外跑去,嘴裡還齊聲呼喊着:“舅舅!”“舅舅!”“舅舅!”
來到院子裡,隻見楊母早已迎上前去,她雙手緊緊握着楊清風的手臂,眼神中滿是關切,輕聲說道:“路上辛苦了,孩子。”
楊父站在一旁,眼眶微微泛紅,卻又強忍着不讓它落下,目光緊緊地落在眼前的兒子身上。
不過離家一個多月,楊清風竟已略顯清瘦,臉頰也微微凹陷下去。楊父看着心疼不已,“還是回來好,回來好啊!”
秀英的女兒們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一下子圍了上去。
“舅舅,你可終于回來了,我們天天都盼着你呢!”
“舅舅,我們好想你啊!”
楊清風臉上挂着溫和的笑容,他輕輕蹲下身子,伸手從随身背着的行囊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七朵精緻的小花。
“丫頭們,快來瞧瞧,這小花漂亮不?”楊清風揚了揚手中的絨花,眼中滿是寵溺,“這可是如今京城裡最時興的款式,我特意給你們每人買了一朵。你們戴在頭上,保準一個個都像花仙子一樣好看。”
丫頭們頓時像被花蜜吸引的小蜜蜂,一下子簇擁過去,緊緊圍在楊清風寬厚的大手旁。
“哇,這小花好漂亮呀!”小老七眼睛瞪得圓圓的。
“嗯,這小花和娘買的絨花有些像呢,但又好像不太一樣,舅舅買的也超好看!”小老七丫頭歪着腦袋,仔細端詳着說道。
“嘻嘻,隻要是舅舅買的,我們都喜歡!”桂花說道。
桃花笑容溫婉,說道:“娘和舅舅眼光一樣好,所以買的東西自然就像啦。舅舅在京城能尋到這等時興之物,娘在家裡也總能給我們搜羅到最漂亮的玩意兒。”
石榴也趕忙附和,“是呀,娘為了給我們買現在最流行的絨花,肯定準備了好久。娘向來對我們用心,什麼都想給我們最好的。”
姐妹二人心裡明白,娘這些絨花極有可能是從那神秘的寶物裡買來的。在這個家裡,有些秘密需要守護,所以她們得默契地替娘打好掩護,不讓旁人察覺其中的異樣。
秀英臉上笑意盈盈,從容地說道:“陳老爺前些日子差人送了好些東西過來,品類繁多,我仔細挑了些合用的留下。想着你們幾個孩子見了,定會歡喜。”
說罷,她扭頭看向一旁的冬梅,有條不紊地吩咐道:“冬梅,去準備些飯菜,清風一路舟車勞頓,想必早就餓了。”
秀英心中早有盤算,自己能從系統裡拿出各種好物,旁人難免起疑,所以她便借陳老爺送禮這個由頭來應對。畢竟陳老爺走南闖北,見識廣博,往來的都是些富貴人家,搜羅到的稀罕玩意兒自然不少。有這麼個現成的幌子,既能解釋家中好物的來源,又能避免無端猜測,實在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