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休夫帶兩娃,她靠種田風生水起

第483章 鹽鐵民生那些事

   待得雲鳳回來時,蕭母和韋小纖也跟了來。

  韋小葉知道必然是雲鳳毛躁,探聽消息不成,反被蕭母知道她的來意。

  果然,蕭母一見面便滿臉堆笑,“聽說大娘子又有喜了,我本要早些來,奈何鋪子太多,事務繁雜就耽擱了兩日。”

  “主要是裴家以十萬畝桑麻田入股,黃州孫家以十萬匹赀布入股,荊州劉家以兩萬匹貢绫入股,定州的莊家以一萬匹绫絹入股。還有……”

  “總共二十八家,都派了大掌櫃來談。我依大娘子的意思,都納為雲想衣裳的股東,新增了二十八州府分鋪子……”

  韋小葉聽得不耐,擺擺手道:“這些事你做主便是,你跑去找楊亭對什麼賬,怎麼要這老半天?”

  蕭母見她問這個,連忙收起笑,“因這些大掌櫃另外孝敬大娘子些财貨,我将各家的禮單子交給她,又說些閑話才待得久了。”

  韋小葉冷笑道:“什麼閑話?不會是楊嬸子還對我家如月有念想吧?”

  蕭母連連搖頭,“大娘子多心了,我聽她意思,想讓我幫着她家文哥兒與西府的三娘子相看。”

  韋小葉聞言這才臉色轉和,“這就罷了,别來打小月主意就成。三娘子?哦,是瑾珠啊,倒也是該出閣的年紀了。前兒她還來看過我。”

  “這丫頭雖比楊文小上四、五歲,性子倒堅韌,她配楊文還行,起碼能撐得住家。楊嬸子倒能審時度勢,這麼快轉了目标,哼!”

  蕭母聞言賠着笑,“可說呢!這老貨竟然在二小姐身上打主意,那是錯翻了眼皮!要不是亭姐兒是個好的,誰稀罕理她?”

  “要我說呢,他家文哥兒就是娶了西府三娘子,那也算高攀了。不過老夫人不管這些,三娘子她親生娘性子也軟,許給楊文總比許給那些世家好些。”

  “楊家小門小戶,起碼不會欺辱三娘子。我聽說楊文要去河陽屯田,那邊是方侯的封地,有二娘子照看着,絕不會吃虧。”

  韋小葉想了想忍不住笑,“瑾珠要強,楊嬸子性左,她們成了婆媳不缺大戲看。楊文将來可有夾闆氣受了。”

  韋小葉見韋小纖抱着孩子,在旁抿嘴笑,便問了起來,“這孩子滿月了吧?可起了名兒?”

  蕭母笑得見牙不見眼,“滿月了,算起來出生有三十九日了。雨石給起了天池,還說再得了女兒要叫天竹。”

  韋小葉聽得贊歎,“蕭天池?蕭天竹?他還真會起名,不錯不錯!雲鳳,你去把裴家送的鹽池文契拿來。”

  她見雲鳳應聲去了,便又轉頭對韋小纖笑道:“婆母拘我在府中保胎,雖是送去些東西,終究太薄。剛好前幾日裴家送了塊鹽池來,便轉送天池吧。”

  韋小纖也不作假推辭,輕輕拿起小天池的手作揖相謝。

  蕭母大喜,少不得推辭幾句。她見韋小葉誠心相送,雲鳳也取來了鹽池文契塞在她手裡,這才欣然收下。

  掃了眼文契,發現是河東地界的一小塊鹽池,蕭母更加激動了,顫抖着手将文契緊緊揣在懷裡。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

  整個河東鹽池大部分是朝廷專營,但也有數萬畝掌握在世家手中,裴家便是其中之一。

   韋小葉轉送的這塊鹽池并不大,隻有二十畝,卻可年産四十萬斤鹽!

  百年前,本朝食鹽五文一斤,比糧食便宜一半。自從朝廷推行榷鹽法專營之後,官鹽的價格水漲船高,去年已然是三十七文一斤!

  這就導緻普通百姓連鹽都吃不起,因此私鹽盛行起來,畢竟價格比官鹽低得多,通常是十五文一斤。

  雖然跟糧食比也算貴,到底還能買得起日常消耗。

  不過新皇登基後,出手整頓鹽鐵政令,生生将官鹽價格降為二十五文一斤,并且下旨承諾,十年内官鹽價格調到十文!

  韋小葉知道神武皇帝用十年時間調整官鹽價格,也算是難為他了。

  這東西其實就是寓稅于價,如同房地産一樣,不過是朝廷役民的手段之一。食鹽産量極大,其實完全夠天下百姓取食。

  朝廷專營便可掌控價格。國庫豐盈時可以調低售價,國庫空虛時可以調高售價,反正這是百姓剛需,總會有人買單。

  但是,免不了有官員、世家上下其手撈好處,這才有大量私鹽流出。實際上這些私鹽本就是來自官鹽。

  朝廷律法禁止私鹽,抓住便砍頭,甚至連坐家族鄰居。屢禁不止的原因在于百姓确實需要低價鹽,更關鍵的是那些被抓住的私鹽販子不過是小喽啰。

  官鹽變私鹽的源頭在于,能接觸到鹽池的世家、官員。有他們在,私鹽哪裡止得住?大不了損失一批下線而已,換上一批人照樣大把賺銀子!

  而且,就是那些接觸不到官鹽的臣子,也能分潤到常例孝敬。這是大家一起發财的路子,哪裡禁得住?

  官鹽占着财政收入不小的份額,智深如神武皇帝,也不敢一步到位調成私鹽那般低價,隻能緩緩圖之。

  否則不說國庫歲入要少五、六百萬兩銀子,這些世家、官員、私鹽販子怕是會起兵造反!

  二十畝鹽池的出産,就算按最低的私鹽價賣,每年也可得六千兩銀子,蕭母如何能不大喜?

  關鍵這可是永久文契,隻要大夏朝不倒,蕭家後人每年都有這宗大銀子收入,哪裡還會受窮?

  蕭母自然知道韋小葉看重韋小纖,才出手這麼大方。因此,她看向自家兒媳的眼神都拉絲了,滿滿的慈祥、關愛之意。

  韋小葉就她這麼個堂妹,又總理銀行賬房,自是不能虧待了。

  蕭母又說了半晌閑話,見她有些生倦,便及時告辭帶着韋小纖去看韋如月、陸東青、韋虎頭等小孩子。

  韋小葉知道楊母不再打小月的主意,也便放下了一樁心事。卻是年前楊母叫去楊亭隐晦的提了嘴,被楊亭當場給怼了個沒臉。

  這老婆子有些下不來台,就與蕭母嘀咕,恰好被鋪子裡去報賬的小櫻聽到。她本是河灣村人,給艾草打過下手,做上了分鋪掌櫃。

  小櫻便學話給韋小絹,這才傳到韋小葉耳中。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