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休夫帶兩娃,她靠種田風生水起

第285章 還隻是個童生

   韋家如今熱熱鬧鬧,找上門的人不少。

   幫工也好,酒樓的夥計也好,又或是村人來閑聊也罷,韋家總是熱鬧的。

   但他們一看來人,便知道這是不一樣的。

   程氏心裡一跳,莫不是來說親的?卻又未帶媒人來?

   果然,那婦人笑得爽朗:“可是韋掌櫃的雙親?”

   韋掌櫃自然是指韋小絹,韋老頭與程氏如今也很是習慣這個稱呼。

   “我們是。不知你是……”

   韋老頭說話拖長了音。

   “我們是鎮子上的,與韋掌櫃也算是街坊,隻是我蕭家是開南北貨鋪子的。與韋掌櫃的衣坊倒是也隔得不遠。”

   程氏已經将人迎進了門,上了瓜子和茶水。

   她悄悄地打量了這白面書生一眼,長得是真不錯。

   那書生有些拘束地給韋老頭二人行了個大禮:“韋伯父,伯母安好。小子名蕭雨石,寒窗十載,如今考取了童生。再過些日子,便要去府城院試。”

   韋老頭夫婦哪裡還有不明白的,便一臉微笑地看着他,連說了幾個“好”。

   蕭母便含笑道:“雨石,你去院子裡轉轉,這院子蓋得當真是氣派。”

   蕭雨石心知老娘要與韋伯母他們說話,連忙起身,又行了禮後,才走出門去。

   蕭母也悄悄看向韋老頭二人的臉色,隻見他們眼裡都有滿意之色,她的心也定了下來。

   “大哥,大嫂,今日我帶着小子上門,實在是冒昧了。隻因我在街上看着小絹這孩子,很是喜歡。那孩子落落大方的,口齒十分清晰,不但生意做得好,手藝也好,性格也好。我十分鐘意。

   但又怕貿然來說親,反而讓兩個孩子都心慌。因此,我先帶雨石過來讓你們二位瞧瞧。我也沒有别的要求,就是怕此時我兒要去應試,你們卻在這些日子将小絹定了出去……”

   蕭母說明來意,韋老頭夫婦更是滿意,覺得她們母子很有分寸。

   “我家小絹興許也是受了她長姐的影響,想着如今還年輕,倒不急着嫁人。她還說勞什子要在府城好好學手藝呢……再說,我們二人也是想着,女娃娃嘛,嫁人之後日子就沒這麼松快了,因此也是想着多留兩年。”

   程氏見到蕭母也是頗有好感,便沒有一口回絕,反而又給了她一些希望:“今日你帶這孩子過來給我們瞧瞧,說實話,我瞧着是滿意的。隻是,也不怕你笑話,我家小絹也是極有主意的,她曾經說過,婚事都得她自己點頭,否則她是不認的。”

   蕭母一合掌:“我就說麼,小絹那孩子看着就是個有主意的。大嫂放心,我和雨石也不會去擾了她。我是想着,待我兒院試後,咱們再來說這些。”

   這話也極合韋老頭夫婦的心意,當時就要留着他們母子吃午飯。

   蕭母怕兒子不自在,再說今日的任務也已經完成,便婉謝了。

   母子二人俱笑意滿滿地坐了驢車回去。

   轉頭就有幾個愛熱鬧的婦人來問了,說來也是,蕭家母子提着好幾樣禮品上門,那穿着打扮又與村人大不一樣。

   自然引起了旁人的好奇心。

   程氏矜持地笑笑:“家裡營生是鎮子上開南北貨鋪子的,那孩子是童生。我是覺得還不錯,但也不急。我家小絹是要多留兩年的。”

   婦人們哪裡會看不出,程氏這還真是矜持了。

   瞧瞧,韋家好起來了之後,兒女說親都會好好挑了。

   又見程氏并未說定下來,興許是還未瞧上那家呢,畢竟還隻是個童生……

   婦人們之間的閑話,沒過多久也傳到了楊家。

   “說那家是鎮子上開南北貨鋪子的,家裡殷實得很,光是提着上門來的禮品,怕是都要二兩銀子了。那小夥子又是個童生,長得又白白淨淨,個兒卻高。就這,程氏卻還未松口呢。”

   楊家二嬸在楊母面前激動得很,噼裡啪啦說了一長串。

   楊母的面色難看:“好了,知道他們韋家如今眼高于頂……那又如何?與咱們有何相幹?”

   楊家二嬸心緒難平:“我想了想,那時候,哎,沒看上我家楊立也便罷了。若是與文哥兒說定了,不也成嗎?哎……”

   楊母心裡更是蹿出一股無名火,這個妯娌,那時候就是她鬧得,鬧得自家與韋家說不成親還罷了,如今兩家竟不來往了。

   “罷了,如今還說這些做甚?韋家如今有地位,有銀子,是看不上咱們這樣的出身了。我别無所求,隻希望我家文哥兒順利考個秀才,也能對得起他祖父與他爹了。”

   楊母想着要把話題轉開去,哪知,這又捅了楊家二嬸的心窩子。

   “嫂子,不是我說,我是見文哥兒不在面前才說的……這都十九二十了,必須要考上了!哪怕不為他爹他祖父着想,也該為你這個當娘的,為我們這些叔嬸着想了!”

   楊母聽着妯娌說得越來越不成樣子,不耐煩道:“好了,文哥兒的壓力有多大,旁人不知,你還不知嗎?我頭痛,要歇歇了。”

   楊家二嬸嘟囔着回去了,楊母的臉色還是不好,陰沉沉的。

   楊亭歎了口氣:“娘,你也别多想了。這都是些小道消息,咱們不要為這些事兒影響了心情。”

   她隻覺得娘或許也是壓力太大,如今太過容易被這些事兒影響到心情了。

   卻聽楊母又沉聲說道:“那時你去小葉家裡給兩個小丫頭開蒙,不說是個大功勞,香火情也總該有幾分。然而,你沒見她後來救的那個柳姑娘,說是秀才的閨女……你哥哥與韋家的親事沒說成便罷了,這怎麼,連你也給抛下了。要我說,這韋家屬實是忘恩負義,過河拆橋了。”

   楊亭驚愕地看着她親娘,隻覺得很是無奈。

   “娘,咱們兩家沒說成親,又鬧出些龃龉,自然不好多走動了。那柳姑娘是秀才的閨女,自小就頗有學識的,說是比起一般的秀才都強……上回她們回村,我也是見到了的,那柳姑娘一身的書卷味,帶的兩個小丫頭,也越發出衆了。”

   楊亭耐心地跟她娘掰開了細說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