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第348章瞧病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清優 2744 2025-04-07 15:43

   望着消失在巷口的驢車,于大爺搖了搖頭,“這孩子,還真是個急脾氣,我話還沒說完呢!”

   此刻陳家旺滿腦子都是爹除了有咳疾外,身體還算硬朗,咋就病了呢!昨日不還好好的嘛!…………

   大伯哥已經拉公公去鎮上醫館了,婆婆不放心,也跟了過去,原本熱鬧的小院,瞬間又歸于甯靜。

   擡頭看了眼日頭,小溪就進了廚房,沒多久午飯就做好了,除了一碗糙米飯,還有兩碗小馄饨。

   馄饨餡是回來時,在河邊挖的一把荠菜,煮熟的馄饨有股淡淡的清香,兩個小家夥口水瞬間就淌了出來,嘴中還喊着香香……

   男人中午不回來,小溪也沒有炒菜,隻是拌了碟蘿蔔鹹菜,準備對付一口。

   因田埂被扒的事,小溪也沒什麼胃口,一邊數着飯粒,一邊想到底是誰這麼缺德,做出這等可恨的事情來。

   公婆讓她想想,平日裡可有與人結怨,可是她腦子都快想破了,也沒猜出這件事情是誰幹得。

   就算有那麼一兩個拌過嘴的,也不至于這麼恨他們家。

   就在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陳家旺趕着驢車回來了。

   “相公,你不是說,中午不回來吃了嗎?”

   上山時男人特意包了兩張餅子,說是中午在山上對付一口,就不回來了,這樣也能多挖些竹筍,這咋突然下山了呢!小溪滿臉疑問的看向陳家旺。

   “老是心神不甯,就提前下山了,剛剛遇到于大爺,他對我說爹病了,把車卸完我就過去瞧瞧。”

   被砸的左腳雖然已經沒有之前那麼痛,但走起路來還是有些一瘸一拐。

   小溪一臉擔心,“相公,你的腳怎麼了?”

   陳家旺輕描淡寫的說:“沒事,隻是被竹筍砸了下,無礙。”

   聽到是被竹筍砸的,小溪才稍稍安心,這才把公公暈過去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講給了陳家旺聽。

   “娘子,你說爹是被氣的急火攻心,所以才暈倒?”

   陳家旺沒想到辛辛苦苦疊好的田埂,就這麼被人給破壞了,但眼下最擔心的還是老爹的身體。

   小溪點了點頭,“嗯!王大娘是這麼說的。”

   想到爹是被氣暈的,陳家旺就在心裡發誓,一定要找到那個可恨的人,給他老人家報仇。

   既然大哥和老娘已經帶爹去醫館了,那他就在家聽信好了,至于田埂的事,吃過午飯再去查看也不遲。

   待陳家旺卸完車,小溪也以最快的速度做了碗疙瘩湯。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老婆子,我真的沒事,你與家興咋就不信呢!”

   想到去鎮上醫館,又得花銀子,陳父就肉疼的要命,這年頭賺點銀子多不容易,去趟醫館少說也得百八十文,如果沒病還好,也就收個診費,這萬一…………

   “爹,您就不要在心疼銀子了,如今家中日子好了,不差那幾文診費。”

   爹年輕時吃了不少苦,才有了如今安穩的生活,作為兒子陳家興當然知道他為何拒絕去醫館。

   “是啊!老頭子,你就聽老大的吧!”

   從小沒有爹娘的疼愛,甯願被趕出家門,也要娶自己為妻,從最初的寄居在村外茅草房,再到如今所住的青磚瓦房,老頭子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卻舍不得看病抓藥錢,陳母越想越心疼,沒一會就紅了眼角。

   “好!好!聽你們的還不成嘛!”

   陳父當年就許下過諾言,這輩子都不讓妻子落淚,此刻看到紅了眼角的陳母,連忙把話拉了回來。

   就這樣牛車晃晃悠悠的來到鎮上,因為不是趕集日,街上的行人不是特别多,但也不缺走街串巷賣貨郎的吆喝聲。

   這才沒一會,就遇到了兩個賣糖人的小販,還有一個挎着籃子沿街賣糕點的小姑娘。

   “鎮上與村中就是不同。”望着街道上往來的車輛與路人,陳母感歎道。

   “當然不同了,不然為何百姓手中有了餘銀,都喜歡往鎮上或是縣城搬。”

   鎮上各種商鋪臨街而立,道路也是四通八達,無論是去縣城還是府城都特别方便。

   年輕時,陳父也動過搬來鎮上的心思,奈何囊中羞澀,更無手藝傍身,又靠什麼養家糊口,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回村種田最為穩妥,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最起碼不會餓肚子。

   如今上了年紀,想法也随之改變,隻想閑來無事找老夥計喝喝茶,下下五子棋,安安穩穩過完下半生。

   “家旺,還說攢夠銀兩,就搬來鎮上開鋪子,以後就不能時常看到兩個孩子了。”

   搬來鎮上做買賣确實方便,節省下來的時間,兒子還能多休息一會,但想到不能如以往一樣,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孫子孫女,陳母不由歎了口氣。

   “老婆子,兒子搬來鎮上生活那是好事,不但做買賣方便,對孫子将來讀書也有益,你該高興才對。”

   孫子孫女那麼招人喜歡,陳父也舍不得,但凡事要往長遠考慮,不能隻看眼前。

   如果是别人聽到爹娘這話,肯定會嫉妒弟弟搶走了爹娘的關心,但趕車的陳家興卻滿不在乎,誰讓弟弟從小吃了太多苦呢!他們疼還來不及。

   老兩口就這麼聊着,從兒子搬去鎮上,一直聊到明軒進私塾,醫館也近在眼前。

   陳家興把牛車拴在醫館門前的桂花樹下,扶着陳父就走了進去,陳母也緊随其後。

   醫館裡的人不是很多,隻有三五個看病抓藥的百姓。

   十二三歲的夥計看到有客人上門,連忙熱情的迎了上來,“三位是看病還是抓藥?”

   “請問王大夫在嗎?以往都是他老人家給我爹瞧病的。”

   陳家興掃視一圈,也未尋到王大夫的身影,隻看到一位,頭發花白且陌生的老大夫在給人把脈。

   “王大夫去茅房了,馬上就回來,您幾位在這裡稍等片刻。”說完夥計就把三人引到一張桌前坐下,并端上了一壺茶水。

   沒一會,老大夫就回來了,聽到有人找他,爽朗的問:“是哪位找老夫看診?”

   雖然陳父與王大夫無親無故,隻有幾面之緣,卻是很談得來,甚至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看到是陳父找他把脈時,笑呵呵的說:“原來是陳老弟啊!過來讓我瞧瞧哪裡不舒服。”

   陳家興立馬上前把老爹暈倒的事情講了一遍。

   老大夫給陳父摸過脈後,點了點頭,“陳老弟,身體硬朗着呢!之所以暈倒,隻是氣急攻心,并無大礙。”

   聽到這句話,母子倆瞬間安心了不少,順便又問了嘴有關咳疾的事。

   老大夫隻說是年輕時累傷了,并無藥物可以根除此病,隻能靜養,盡量不做重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