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第1659章婁底村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清優 2550 2025-04-07 15:43

   “好,這就來啦!”陳家茹的話音未落,便抱着個水葫蘆從外屋走了出來。

   不帶水可怎麼行?尤其是除草這種體力活。

   不管喝不喝,有句話說得好,有備無患嘛。

   “娘,我和相公下田去了,午飯您就别操心了,等我回來再做也不遲。”臨行前,陳家茹對婆婆輕聲叮囑道。

   主要是婆婆身體欠佳,她也不奢望婆婆能幫自己分擔多少家務,隻要能幫忙照看一下家就心滿意足了。

   無論身體狀況如何,隻要有婆婆在家坐鎮,就如同定海神針一般,不會有人敢趁他們不在家的時候打什麼歪主意。

   “好好好,娘啥也不幹,就等你回來做。”吳婆婆嘴上答應得比蜜還甜,心裡卻像隻小算盤,噼裡啪啦地琢磨着中午該做啥菜。

   “娘,那我們下田去了,您要是閑不住,就去老姐妹家串串門,唠唠嗑。”吳少傑在旁叮囑道。

   老太太擺了擺手,笑呵呵地點了點頭,“嗯!知道了,你們也趕緊走吧!”

   雖然她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為了将兩個兒子撫養長大,更是不知道承受了多少旁人的白眼和冷嘲熱諷。

   但她卻從未後悔過自己的選擇,如今兩個兒子都已娶妻生子,對她這個老太婆更是關懷備至,她已經非常滿足了。

   小兩口前腳剛趕着毛驢車出了院子,老太太就進了菜園,打算割些韭菜,中午包餃子吃。

   兒子兒媳過日子非常節儉,平日裡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卻從未虧待過她這個老婆子。

   想到這些,老人家的心中不禁泛起一絲酸楚,如果不是自己身體不好,拖累了兒子兒媳,家裡也不至于還住着那破舊的土坯房。

   “你們小兩口這是下田去啊?”

   吳少傑與陳家茹才走出巷子口,迎面就遇到了一個平日裡關系還算不錯的村民,婦人臉上滿是喜悅之色。

   陳家茹嘴角輕揚,微微一笑,“是啊!嫂子,你這是要去哪?”言罷,還特意瞄了一眼婦人手中挎着的籃子。

   “哎!這不是娘家打算将那老房子推倒重建呢,我過去瞅瞅,順便送些雞蛋過去,給他們添個菜。”婦人喜笑顔開地說道。

   陳家茹心中暗自思忖。怪不得這般高興,畢竟新房可不是誰都能建得起的,就連她自己也不例外。

   陳家茹滿臉堆笑地說:“是嗎?那嫂子娘家可真是厲害啊,建新房可得花費不少銀子呢!”

   雖說她向來不喜歡阿谀奉承,但瞧那村民眼中的神色,仿佛在說“你快誇誇我”,若是自己不開口,豈不是讓人家大失所望。

   聽到這話,婦人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了,嘴都要咧到耳後去了,“也還好啦!三間青磚瓦房,大概也就幾十兩而已。”

   那副模樣,仿佛建房的是她家一般,臉上寫滿了驕傲。

   俗話說得好,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娘家過得再好,與自己又有何幹呢?

   自家那三個弟弟如此優秀,她都從未炫耀過,畢竟毫無必要。

   “哦!時候不早了,我們還得趕着下田呢,就不和嫂子多聊了,你也趕緊趕路吧!免得一會兒日頭上來了,熱得慌。”陳家茹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便巧妙地轉移了話題。

   “嗯!那你們快去忙吧!我也該走了。”婦人聽到陳家茹的話,應了一聲,便轉身離去了。

   “家茹,要不明天咱們也回趟竹溪村吧!估計大哥的房子也該建好了。”在前面趕車的吳少傑冷不丁地開口說道。

   這些年,他對嶽父嶽母一直心懷感激,明知他們家一貧如洗,卻還是同意了他和媳婦的親事。

   所以,如今日子好了,媳婦每年都不間斷地給小舅子一家做衣裳,他也從未有過半點怨言。畢竟那可是媳婦從小疼到大的弟弟啊!

   哪怕小舅子如今的生活紅紅火火,就算孩子舅母不擅女紅,也有丫鬟來做。

   但他心裡明白,關心這個自幼飽受他人白眼的弟弟,早已成為了媳婦難以割舍的習慣。

   陳家茹聞聽此言,輕輕地搖了搖頭,“還是我自己回去吧!畢竟賺錢養家才是當務之急。”

   即便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許多,但眼看着兩個兒一天天長大,将來娶妻生子,事事都需要錢财來支撐。

   如今她隻想拼命賺錢,期望能在他們長大成人之前,将一切都準備妥當。

   就如同小弟一般,雖然家中的三個孩子尚且年幼,卻已經積攢下了不菲的家業,哪怕是兩個侄兒不選擇科舉之路,也無需擔憂,還可以接手家中的生意。

   “真的不需要我去嗎?”吳少傑聽到這番話,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猶豫。

   雖然他并不想耽擱買賣,但建房時自己未曾過去幫忙,暖房宴若再不前去,似乎有些不妥,不知嶽父嶽母是否會心生責備。

   陳家茹一眼便洞悉了吳少傑的心思,柔聲安慰道:“放心吧!我爹娘的為人,你難道還不了解嗎?他們知曉你忙碌,定不會怪罪的。”

   她對爹娘的性格再熟悉不過了,隻要幾個兒女生活幸福美滿,便心滿意足,絕非那種不明事理的老人。

   “那好吧!就依你的,到時多備些賀禮,就拿三兩銀子吧!畢竟建房可是件大事。你意下如何?”

   吳少傑略作思索,覺得媳婦所言甚是,嶽父嶽母若是那般不通情達理之人,當年也不會将女兒許配給他。

   陳家茹原本打算拿二兩的,她未曾料到男人竟然如此大方,畢竟家中的積蓄也并不充裕。

   相公辛苦一年,所得不過區區一二十兩。而兩個孩子在鎮上讀書,每年卻需要十幾兩銀子的開銷。

   若是生意順遂還好,尚能攢下三五兩,否則,根本就是入不敷出,故而這三兩銀子于他們而言,着實不是個小數目。

   說話間,便已來到自家田地,放眼望去,皆是一片綠油油,瞧着就喜人。

   吳少傑将驢車停下,将小毛驢拴在地頭一棵大樹下,便與陳家茹扛起鋤頭,走進自家田地忙碌起來。

   雖說才鋤完草半月有餘,但經那一場大雨的滋潤,田裡的雜草瘋狂生長,地皮上又長滿了厚厚的一層。

   “娘子,我們總算到了,此處便是婁底村了。”陳家旺望了望近在咫尺的村口,對着車廂裡的小溪說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