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沒能見到阿奇
傍晚那會兒,宋九夫妻二人去了戲樓找阿奇,沒想戲樓裡的人說阿奇有事去寺裡上香了,所以最近幾日,樓裡都沒有安排阿奇的戲。
宋九還見了胡勇,胡勇所說的和内心所想的是一緻的,看來阿奇真的不在樓裡,不是故意避着她。
沒能在入京城前見一面阿奇,實屬遺憾,那隻能等他們從京城回來後再見上一面了。
宋九不得不離開了戲樓,對阿奇的照應,是感激的,也擔心他如今的處境,不知他到底經曆了什麼,以後還要面對什麼,宋九愧疚,半點忙都幫不上。
由于婆母的催促,宋九夫妻二人第二日清晨便準備回莊裡去,跟着一同離開的還有衛書瑩。
左右任府的人都要回莊裡住去,衛書瑩先行一步,她其實很想念自己的兒子,要不是狠心将兒子送去莊裡讀書,她哪能舍得呢,如今去莊裡陪讀,衛書瑩原本還是猶豫的,是宋九的勸解下才同意。
即使是母親陪讀,也能将孩子煉成鋼鐵一般的意識,而不是利用仇恨和孤獨來訓練他。
莊裡,顧謹言已經離開了,隻有宋六獨自陪着兩個孩子,想來守在定城的顧謹言是不能離開太久的,她替宋六和顧謹言之間感覺到難過,兩人這麼多年了還不能相聚在一起。
宋六就等着九丫回來了,她也好回城裡去,她不像衛書瑩,會對孩子難舍難分,她很決絕,不過以後會時常來莊裡看孩子,城裡她還有酒館的生意要做的。
隻是在宋六回城做生意前,她還有一樁未完成的事,那就是替那三個莊戶漢子處置後事。
那日顧謹言救下宋六後,将三個莊戶漢子就地掩埋了,宋九在上頭堆放了石頭,先前與三人同行時問過三人的村落,眼下将這個消息告訴他們的家人,以後酒館賺下的錢再拔出一些來資助他們的孩子讀書識字,養大成人。
宋九安排兩名府衛送宋六回城去。
莊裡,雙胞胎兩孩子一直待在南宮陽的院裡,宋九提着食盒過來時,兩孩子正聚精會神的下着棋。
宋九要遠行,舍不得孩子,在兩孩子身邊坐下,将燒雞拿了出來,兩孩子高興壞了,一人一隻雞腿拿起來就吃。
宋九摸了摸兩孩子的額發,順勢說道:“爹和娘準備出門做生意,怕是得好幾個月才能回來。”
這話一出口,嘴裡的雞腿瞬間不香了,兩孩子立即看向母親。
宋九先前還答應孩子們暫時不出門做生意了的,可是才多久就食言了。
“娘,這一次又是去哪兒?”
小團子郁悶的開口。
宋九笑了笑,說道:“會有好幾個地方,不去做生意,怎麼來養大你們,乖乖的,不準難過。”
倆孩子哪能不難過。
小團子立即說道:“娘,我能給你寫信麼?”
宋九想到小團子的信鳥,心思一動,點頭,“可以,但是你得告訴信鳥,留我兩隻可好?”
小團子立即點頭,随即從懷裡摸出一根口哨,“娘,我馴了多年的信鳥,隻要聽到這聲口哨,你就能用,不過你們這一趟到底是去哪兒?免得我的信鳥找得辛苦。”
宋九隻得說道:“京城。”
兩孩子一聽到京城,這一下雞腿都不吃了,紛紛上前抱住母親的胳膊,“娘,我們也想去京城,聽說京城最是繁華,天子腳下,得意門生,高官厚祿,全在京城。”
宋九被兩孩子逗笑,看着明顯還沒有好全的小圓子,生氣說道:“都傷成了這樣還想去京城。”
小圓子苦着一張臉,他怎麼就在這個時候受了傷呢?
不過宋九想到婆母說的話,于是放軟了語氣,說道:“這樣好了,等生意在京城紮了根,再來接你們去京城,如何?”
兩孩子一聽到以後可以去京城,那個高興勁兒,立即點頭應下了,還抱着母親的胳膊舍不得放下。
宋九夫妻二人要去京城的事,南宮陽在意料之中,韓稷卻是勸了幾句,之後給了他們一些防身的萬能解毒藥,但是在韓稷看來,這世上毒藥千千萬,還得小心為妙。
向魏大儒告别時,宋九明顯感覺到魏大儒一夜之間老了許少,到底是年紀大了,宋九想好了,若是真的聽婆母的話,一家人都去京城,那就先送魏大儒先回故裡,并安排好一切後再走。
這麼大年紀也經不得長途跋涉,何況是魏大儒不喜歡的京城呢。
宋九夫妻要走時,魏大儒看着兩人,似乎有千言萬語想要交代,又似乎一句也說不出口。
宋九知道魏大儒的擔憂,京城不是什麼好地方,沒有平江府自由自在,但是他們家不同,生了一位貴子,不管傳言如何,他們家也逃不掉命運,會有不少人前撲後繼的趕來殺她的兒子。
當日夜裡,從外頭趕回來的陶總管得知宋九要去京城,便心頭着急,連忙上前禀報道:“莊主,那布料商人馬上就要到碼頭了,這事兒還處置麼?”
宋九卻是擺了擺手,“不必了,都查清了。”
宋九也沒有跟陶總管和阿金他們說起審秦冬生丫鬟時說的話,王守來應該知道一些,但是以前陶三娘的事,宋九不想去追究,也不想細問。
所有跟在她身邊的這些人,這些年她看在眼裡,他們沒有壞心眼,對她是忠誠的,當年的事,即使陶三娘做了,那也是迫不得已,再說那個時候還不認識她宋九,陶三娘為何不能為了自保而做下這些事。
陶總管聽後,心情卻有些低落,他一臉沉重的在宋九面前跪了下來,請求宋九放他走。
當初宋九來平江府的時候,陶總管本是已經解散了蘇州城的繡樓就要住鄉下去,是宋九留下了他。
但是這些年他成了布料商人的幫兇,是他勘查不周,害了東家,陶總管自責,極力想要尋到那布料商人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可是現在宋九不需要了,他心頭越發的難過。
宋九沒注意到陶總管的情緒,連忙将其扶了起來,交代道:“将功補過吧,我正要去京城,你在此時提出離開,我這莊裡莊外的誰管?”
陶總管錯愕的看着宋九,東家半點不責怪麼?這麼多年蒙在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