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60章 公公婆婆鬥嘴
第二天,羅慧珍一早起來做早餐,蘇染醒來時,外面天色才剛亮。
她洗漱完換好衣服出去,羅慧珍已經把飯菜端上桌了。
“媽,您起得真早啊。”
“睡夠了就醒了,我想着你肚子裡懷了孩子,正需要營養呢,得準時吃飯。”
“謝謝媽,您對我太好了,媽媽,您真勤快呀。”
蘇染嘴甜誇人,把羅慧珍誇得滿臉笑容,隻想把她當女兒寵。
這孩子,不是自己生的,怎麼越看越喜歡呢。
“我都好些年沒做飯了,也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沒事兒,我不講究的。”
蘇染說完問她:“要不要給爸爸和陸宸打電話,讓他們過來吃早餐?”
“已經打過電話了,馬上過來,警衛員還會去食堂打點饅頭、肉包過來。”
羅慧珍邊說邊給蘇染盛粥。
“染染,我們今天去市區見你家人,帶什麼禮物合适?”
陸鳴謙今天還會在陽市待一天,準備去拜訪親家,雖然昨天已經見過蘇染父母,但也要正式上門拜訪一次,以示對兒媳婦娘家人的尊重。
蘇染笑着說:“他們都很和善,不講究送禮的,我們買點瓜果過去就行。”
“好,那到了市區先去商場轉一轉吧。”
羅慧珍還是想買幾件拿得出手的禮品。
聽着外面的腳步聲,知道陸鳴謙過來了,也給他們盛粥。
陸鳴謙一進門,看到婆媳相處和睦的畫面,心情相當愉快。
“慧珍,我已經好多年沒吃你做的飯了,沒想到你今天還能給大家做早餐啊。”
陸宸也笑着說:“我瞧着,媽今天精神好多了。”
聞言,羅慧珍白他們一眼:“我這是給染染做的早餐,你們兩個是順帶沾光的。”
“是,我們可不是沾了染染的光嗎,否則哪能吃到這麼香的瘦肉粥啊。”陸鳴謙坐下便誇兒媳婦。
“染染,你媽自從見了你,我們陸家可算是撥雲見日開了。”
羅慧珍瞪他:“好你個陸鳴謙,之前嫌棄我很多年了是不是?”
陸鳴謙忙道:“沒有,不敢,你為我生育了這麼多孩子,功不可沒,你可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啊。”
“我才不信你的鬼話,我準備以後就在染染這住下,以後專心帶孫子,不和你老頭子過了。”羅慧珍坐蘇染邊上讨好兒媳婦:“染染,你不嫌棄我吧?”
蘇染心想:公公婆婆鬥嘴呢,打是親罵是愛,她可太了解了。
不待她表态,陸鳴謙趕緊哄老婆。
“那可不行,等你身體好了,得趕緊回京市,我還是習慣吃你做的飯菜。”
陸鳴謙又嘗了口瘦肉粥,滿意道:“嗯,就是這個味道,我想了好多年了。”
兩個警衛員禁不住嘴角溢出笑容。
陸軍長在妻子面前實在是立不起威風。
陸宸把食堂打來的包子、饅頭擺桌上,羅慧珍有些想吃,又怕消化不了。
“染染,我現在可以吃面食嗎?”
“可以吃一點,不過要處理一下,把這饅頭切片放鍋裡加點花生油,微微烤一烤再吃,更好消化,也能養胃。”
蘇染說着要去做,警衛員代勞上了。
“嫂子,我們去做吧,您吃飯。”
蘇染也沒堅持,她現在是孕婦,太積極沒必要。
嘗了口婆婆煮的瘦肉粥後,她疑惑地看了眼埋頭喝粥的公公。
您老人家剛才的誇贊是不是太違心了?
婆婆這廚藝,真是一言難盡啊。
真不知道陸衡是如何成長的。
吃這麼難吃的飯菜長大,還能長得那麼健壯。
蘇染默默拿起肉包啃起來。
她向來不委屈自己。
“我也好久沒吃媽做的飯了,真是懷念啊。”陸宸舀了幾口粥,表情錯愕一瞬,才艱難咽下去。
他笑着對蘇染解釋。
“嫂子,小時候我們幾個兄弟都比較瘦,陸衡也是去部隊鍛煉後長健壯的。”
果然,部隊的飯菜更養人。
兩人會心一笑,沒揭穿羅慧珍的廚藝差勁。
這麼難吃的飯菜,公公都勉為其難誇贊了,做媳婦的也不好說什麼。
羅慧珍自然沒覺得自己的廚藝有什麼問題,還主動給陸鳴謙添了兩碗粥。
警衛員把饅頭切片烤好端出鍋,香噴噴,黃澄澄,立馬成了大家最喜歡吃的早點。
“這味道不錯,還有點酥脆呢。”
羅慧珍吃了兩片,胃沒有反酸水,心情更好了。
“染染,我這胃好多了,沒想到饅頭也能吃了。”
“媽,您再調養一段時間,以後就不用忌口了。”蘇染自信道。
她的醫術讓陸家人折服。
陸宸問:“嫂子,你這種治療胃病的方法,我可以傳播出去嗎?”
他是醫生,自然想幫助更多病人解除痛苦。
“可以,不過以後别人要是問起來,你就說這是咱們陸家的祖傳秘方哈。”
蘇染這麼一說,再次博得公婆的喜愛。
把這種治療方法說成是陸家的祖傳秘方,不但側面幫助陸宸提高醫術,也是認同自己是陸家的一份子。
吃過早餐,部隊安排了兩輛軍車送他們去陽市。
車停在新華書店門口停車場,新華書店經理看到醒目的軍車車牌,以為有重要領導來參觀,馬上安排店員上前熱情迎接。
看見陸鳴謙更是肅然起敬。
蘇染歉意道:“不好意思,這些是我的家人,今天我帶他們來市裡随便參觀。”
新華書店經理驚訝一瞬,笑着說:“好的,我們也歡迎首長來我們書店參觀指導工作。”
陸鳴謙點了點頭,很随和打了招呼,之後就和蘇染去了她的書店。
書店經理望着這一行人背影,對營業員感慨道:“沒想到蘇總的家人居然是這樣大的軍幹部,估計以後流氓劫匪打這兒過都要繞道走了。”
一個營業員道:“可不是,自從上次軍警聯合掃黑除惡,咱們陽市連小偷都絕迹了。”
“是啊,咱們陽市現在是最安全的地方,民風淳樸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