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靈秀看了看她送來的證據,随後莞爾一笑:“妹妹,你這可不是來找我幫忙的,你是來給我幫忙的。”
“你說的這個吳公子,是縣裡富商趙立良最寵愛姨娘的弟弟,如今縣裡處處需要用錢,老宋正等着叫這些個富商出出皿呢,你來得可真是時候。”
“這些證據是昨日陸大哥派人收集的,一日時間便找到了不少東西,宋大人若真要收拾這些人,找這些把柄應該很容易呀?”清荷不解地問道。
“這些證據好找,但用處不大,畢竟都是些小事,真的動起來也傷不到姓趙的,再說這些事又不是他做的,他完全可以把姓吳的推出來,他自己照樣沒什麼影響。”
“歸根究底這些人并沒有做什麼太過的事,老宋隻是想要這些人出錢,并不是要收拾這些人。”鐘靈秀細細解釋着,清荷出身貧寒,不了解這些彎彎繞繞也正常。
清荷仔細琢磨了一陣,恍然道:“我明白了,我跟鐘姐姐關系好,又是陸大哥的未婚妻,姓吳的打主意打到了我頭上,相當于是得罪了鐘姐姐和陸大哥,這樣一來,為了賠罪,趙老爺便不得不有所表示。”
鐘靈秀見清荷領悟得快,有些驚訝,真是孺子可教:“一會我就給趙夫人下帖子,讓她下午過來一趟,我們替她解決了心頭大患,趙夫人會知恩圖報的。”
鐘靈秀說完,當場寫了一封帖子派人給趙夫人送去。
清荷不禁暗暗慶幸,幸虧她沒穿越到官宦人家或者是皇宮裡,照她這樣的性子,怕是一集都活不過。
像她以前看的電視劇裡面演的,姐妹為了争寵互相陷害,父母為了攀附權貴将女兒許給不喜歡的人。
更别說還有什麼妻妾之争,黨羽之争,想想腦袋都疼。
還是普通老百姓好,哪怕以前生活苦了些,缺衣少食的,至少不用算計來算計去,不用整日提心吊膽害怕丢了性命。
隻管想着怎麼讓生活變好,想着怎麼賺些錢吃飽穿暖,目的更單純。
清荷一直在宋府待到吃過午飯才離開,臨走時鐘靈秀給她裝了不少東西,布匹吃食什麼的,她還瞧見有不少幹貨。
鐘靈秀說是家裡親戚送的,家裡人少,吃不完,命人裝上馬車,一路送到了清荷住的客棧。
她還笑着跟清荷說,這些東西不是白給的,要清荷下回多做些零嘴還她。
清荷笑眯眯地應了,答應她回去做了好吃的就叫人給她送來。
禮尚往來,有來有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長久,若讓她白拿東西,她還不自在呢。
她離開沒多久,趙夫人便到了。
話說趙夫人收到鐘靈秀帖子時,是不願意來的。
她可是知道縣太爺想自家帶頭出錢修路鋪橋,她家老爺一點也不願意。
若是帶了這個頭,可得落不少埋怨,但縣令夫人相邀,不好拒絕,趙夫人隻好硬着頭皮來了。
這一路上她都在想着,一會要怎麼回絕縣令夫人提出的要求。
哪裡想到宋夫人壓根沒提什麼銀子的事,一直跟她聊府城傳過來的布料,弄得趙夫人一頭霧水。
聊得久了,趙夫人也放下心來,也許宋夫人真的隻是想找她聊聊新出的布料,畢竟她家做的就是這門生意。
可惜趙夫人這心還沒放多久,隻見宋夫人拿出五姨娘弟弟一疊罪證,還說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正準備搶宋夫人妹妹家的生意。
趙夫人一聽,差點咬碎了一口銀牙。
她就跟老爺說五姨娘吳盈盈是個禍害,老爺還不信,這不就惹出大事了嗎?
他們這些商人不拿錢,那也是知道縣令大人不會因為這個太為難他們,現如今自家得罪了宋夫人,那不得被針對才怪。
趙夫人急匆匆地回了趙府,她擔心趙府被針對是真,但她更想借此收拾了吳盈盈那個賤人。
眼看着老爺對吳盈盈越來越好,前頭還想給那賤人一間鋪子,說是叫那賤人以後有個依靠。
還沒孩子就給了鋪子,以後生了兒子,這個家裡還有她兒子的地位嗎?
趙夫人對吳盈盈可是恨之入骨,可不得趁着大好的機會除去心頭之患。
一路風風火火回了府,趙夫人火速命人捆了五姨娘吳盈盈,趁着趙老爺還沒回府,把人遠遠地賣走。
趙老爺不在,趙夫人一家獨大,吳盈盈還沒來得及反抗,便被送走了,等晚間趙老爺回府知道後,人都走遠了。
趙老爺掀翻了桌子,大發雷霆,揚言要休了趙夫人。
趙夫人心裡不是不害怕,可為了兒子,她軟弱不得。
等趙老爺越想越生氣,甚至叫人要去把吳盈盈找回來時,趙夫人淡定地拿出吳飛的那些罪證,再将吳飛要搶宋夫人妹妹家的生意一說,趙老爺一下子熄了火。
說到底,趙府再有錢也隻是平頭百姓,宋縣令是個正直的好官。
趙府沒有犯錯時,宋縣令不會對趙府怎麼樣,可打主意打到宋夫人妹妹頭上去。
那不是剛好給了宋縣令收拾趙府的理由嗎?
這個吳飛也是,膽子也太大了,他還以為吳飛真像盈盈說的那樣,隻是喜歡吃喝玩樂而已。
看看這些證據,吳飛打着趙府的名字欺負了不少人,看來盈盈對他沒說實話。
這樣一想,趙老爺心裡對吳盈盈的那點喜歡,散了不少。
再一問趙夫人,得知趙夫人并沒有将人賣進風月場,而是賣給了山裡人做媳婦,趙老爺便不想追究了。
左右也是當丫鬟買進來的,現在去做正頭娘子了,也是個不錯的歸宿。
他還是想想該怎麼叫宋縣令别生氣吧,他也不知道吳飛敢做這樣的事啊。
趙夫人心裡其實沒底,她也是想着拼一把,為了兒子,她怎麼也要把那個禍害弄出去。
若是趙老爺生氣,她死扛着就是了。
沒想到趙老爺雷聲大雨點小,吼了幾句便沒下文了,平日裡寵得跟心肝肉一樣,現在就這點反應?
趙夫人心底對趙老爺别提多失望了,看透了他無情的本質,自此隻一顆心挂在兒子身上,再不想管趙老爺的莺莺燕燕。
第二天,趙老爺主動帶頭捐了三千兩銀子,作為平陽縣修路鋪橋,修建善堂書院所用。
有人開了頭,縣裡其他的商人不好再裝不知道,大夥多多少少都捐了些,算下來竟有兩三萬兩銀子,這可把宋縣令高興壞了。
雖說有十多萬兩銀子在,是不缺錢,可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能省一些是一些。
這些商人在上一任縣令期間,可沒少擡價賺錢,多少也要吐些出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