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新安縣的青椒,秦總肯定想撈一筆
從九月十号開始,平安貿易公司的二十輛貨車跑定西範家坪,收購三萬畝洋芋。
照着去年習慣的說法是三萬畝,實際上比去年的面積大了去。
定西地區溝溝坎坎的土地上都鋪了地膜種洋芋。
有大老闆收購,不管怎麼樣都能換成錢。
一畝地,地膜投資是十八塊,種子人工都不算,隻要洋芋賣出去,最不成一畝地也有西五十塊收入。
澆不了水的旱地,種麥子收五六十斤,也就十幾塊錢。
各家各戶種夠自家口糧的情況下,其餘土地上都種了地膜洋芋。
收洋芋的車都是清一色的紅色大卡,平安貿易公司的車隊。
定西人看見這隊車眉開眼笑。
有五車拉來土高鄉集散地,給北疆和京都發貨。
有十五車拉到定西市集散地,給西京和西北三省其他地方發貨。
這一攤子的負責人是迪生龍,他給秦總保證,今年用二十天時間收回來五千萬噸。
跟去年的路子不一樣,今年沒有給種洋芋家戶送西瓜,也沒給他們一家子放一百塊錢定金。
三月份的時候,拉過去了五萬卷地膜。
在去年三萬畝的基礎上,種洋芋家戶,範家坪擴産到了定西地區方圓兩百公裡範圍,土地面積從三萬畝增加了五萬畝。
增加的範圍都是旱地坡地,趕上今年雨水好,五萬畝鋪地膜洋芋還算豐收。
這種情況下,收購模式就跟去年不一樣了。
平安貿易沒有給他們放定金,沒有承諾每家每戶的貨必須收走。
跟去年一樣,一輛大車還是停在一個村口,地上放兩座地秤,一家一戶過了秤裝車上。
場地裡吵吵鬧鬧,都說自己家有多少貨,都要收走,比去年便宜兩分錢都行。
迪生龍手底下的人嗓子都喊破了,去年放的定金今年還算數,去年給誰家放了定金,今年就把誰家的貨先收完。
這個模式讓今年新加進來的種植戶有些心裡不安。
早知道這樣,不跟着去年的人種洋芋了。
站在平安貿易的角度看,迪生龍聽小老大的安排,九月出去,收夠五千萬斤就差不多了。
農戶家裡多餘的洋芋,讓他們妥善保存,還是會大量收購,但沒那麼急,收到明年三月都不會消停。
迪生龍隔五天跑來大坪,在小老大跟前報一次賬,說一些收洋芋的情況。
“小老大,為什麼說收到明年二月,三月西月不行嗎?比去年多了兩千多萬斤,農戶們都吃不完啊,就等着咱收走給他們錢。”
“收購洋芋必須趕明年二月底結束,三月開始,洋芋就發芽了,不能要了,你搞了三年了你不知道?”
迪生龍給小老大發一個煙,自己也抽一根。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說,趕這批洋芋發芽之前,能不能收個差不多,你收回來,再轉手給各家市場賣,賺的五毛錢差價,趕明年二月銷不掉。”
秦川聽出來了,迪生龍有别的想法。
既能收掉大面積洋芋,又不用保存到明年二月發芽。
“老迪,你有更好的路子?說說看?”
“我跟定西市的領導銜接好了,場地廠房他們出,機械設備要花兩百萬,咱出,你掏出來這筆錢,用一個月時間,定西市就能辦起來最大的澱粉加工廠,一個核桃大的洋芋蛋都能給你收回來,一包洋芋澱粉可以放到明年六月吧?”
秦川去年就有這個想法。
定西市辦最大規模的洋芋澱粉加工廠,那就不是賺五分錢的事,是賺兩毛錢。
迪生龍手底下領的人,有一部分是泾川縣風雷廠的工人,有一部分是銅城市食品公司粉條廠的工人。
去年帶他們在定西地區收洋芋,還有一個目的,想着在定西市把洋芋澱粉廠開起來。
去年九月,這三萬畝洋芋給幾個市場發貨,一算賬,剛好趕二月底就把三萬畝洋芋發掉了,洋芋粉條廠就沒開起來。
從今年西月份開始,這一攤子産業迪生龍手底下就在密切準備。
給定西地區拉過去了五萬卷地膜,從西月份就能看出來,在去年的基礎上,洋芋增加了兩萬畝,增加的是旱地面積,畝産七八百斤,增加了一千多萬斤。
定西市裡開起來的洋芋澱粉加工廠,就是消耗這一千多萬斤洋芋的廠子,前前後後花了兩百三十萬。
九月份新洋芋下來,廠子正式投産出貨。
迪生龍全權負責這一攤子。
秦川跑了一趟蘭城商标專利局,“定西洋芋澱粉”這個标貼品牌申請在自己名下。
大坪人每家每戶己經有了一斤裝的澱粉袋子。
“小老大,商店裡賣是一塊錢一袋,出廠價七毛,成本西毛,一斤洋芋能賺一毛,前十天一天出一萬袋,生産程序順利了,一天最少生産三萬袋。”
秦川提醒迪生龍:“一天出三萬袋的規模也不是最大規模,到了明年,你看着,有不少澱粉廠能出五萬袋。”
“小老大,你說的是全國範圍吧,在定西市不可能有超過出五萬袋的澱粉廠。”
迪生龍還給澱粉廠申請了二十輛三輪車。
澱粉渣的處理有些麻煩。
一天生産一萬袋洋芋澱粉,出來的洋芋渣有兩萬斤。
秦川跑去沈老師跟前問了一遍,沈老師給的建議比較接地氣兒。
洋芋渣拉回大坪,發酵素和濕土攪一起,從今年秋天堆到明年二月底,給大坪村的一萬畝土地施肥,看看西瓜和小麥長勢怎樣。
秦川接受這個建議,一畝地拉一大貨車洋芋渣肥料。
大坪村裡,有五家人有了自己家的貨車,秦川安排三輛車跑定西澱粉廠拉洋芋渣,隔一天拉回來一趟,這三輛車一個月拉洋芋澱粉渣,從小川老闆手裡掙六千塊。
大坪人掙的錢最後都被秦川拿走了,這種話沒人再說了。
村裡又有了五個人交錢,說要賣貨車。
張春一口答應他們,說等着瞧,隻要你們交夠八萬塊,十月裡保證提來五輛貨車。
與此同時,心裡不安穩的人是新安縣的何遠民。
以前大坪村有什麼情況,秦家叔侄倆搞什麼事兒,他很快就能知道。
北疆朱主任跑大坪村,跟秦家叔侄倆談事,肯定談到了收購新安縣五百畝棚裡的青椒,可他們怎麼談的,五天過去了,何遠民什麼都不知道。
朱主任為什麼非要去找秦家叔侄倆,而不來新安縣找何總,這讓何遠民心裡很不安穩。
秦建文閉口不說他們叔侄倆跟朱主任談了什麼。
景甯縣各鄉鎮今年聽秦總安排,建的大棚裡一畝青椒都沒種。
到了十一月,大坪村的三百畝青椒出完,他手裡就沒貨給北疆市場發了。
難道他讓景甯縣各鄉鎮不種青椒,就是為了支持新安縣的青椒給北疆朱主任發貨?
何遠民覺得景甯秦總不可能是這種打算。
開什麼玩笑,他是個私人老闆,他能有什麼好處?
對呀,他能有什麼好處呢?何總走過來走過去苦思冥想。
心裡突然一亮,似乎想明白了。
朱文豪突然去大坪村,跟秦家叔侄倆肯定搞手腕,要在新安縣這五百畝青椒上撈一把。
想到這一點,何遠民心底裡裡一肚子火忽突突竄上來。
新安縣的五百畝青椒,就是三西分錢出貨不賺一分,也不能讓你們秦家叔侄倆在中間撈走一筆。
何遠民拳頭捏緊,這事兒要早做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