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之珠玉在側

? 第 274 章

八零之珠玉在側 8687 2025-04-17 14:15

  第 274 章

  第274章功德圓滿

  或許是黃金闆楔形文字和維京劍帶給德國人的震撼太大, 也可能是初挽在此刻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當德國博物館的幾位談判專員再次坐在談判桌上的時候,明顯可以感覺到, 他們态度軟化了很多。

  而經過前面幾次的談判, 顯然大家對彼此的底線已經摸透了, 這個時候該做的讓步也可以做出了。

  于是這一次談判格外順利,黃金闆楔形文字和維京劍換九件,這次彼此都讓步了, 大家達成一緻。

  很快前八件陸續敲定了,分別是“薄姑國”商青銅钺, 清鄭闆橋《墨竹圖》, 清“靜宜園”印玺 ,宋建窯黑釉兔毫盞和六朝銅鏡等

  不過在第九件的時候, 卻再次有了分歧, 中方希望要那一套五代《誓願圖》壁畫,但是德方不舍得放手, 他們想給中方那件元代金飛天。

  顯然, 元代金飛天更值錢,但是那套壁畫對于研究五代時期的歷史文化有更深遠的意義。

  陸守俨見此,對費舍爾道:“費舍爾先生, 我們已經幾次談判,事情到了這裏, 我想, 你比我們都希望事情能夠盡快談妥吧?”

  費舍爾皺眉, 在一番艱難的思考後, 他終于道:“那一套五代《誓願圖》壁畫我實在沒有辦法給你們, 不過, 我可以再給你們添置一件瓷器,一件瓷器和一件元代金飛天,這樣可以了吧?”

  瓷器?

  衆位中國專家眼中全都是問號,他們德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瓷器可真多哪……

  之前的談判中,初挽一直沒說話,她就等着談判最後一件陷入僵局,就等着這麽一句話呢。

  顯然,這是一場博弈,自己在賭,賭一個時間差,費舍爾沒有辦法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考證出那件瓷器的來歷,也賭費舍爾關鍵時刻會拉攏自己,以便盡快達成交換目的。

  當然,費舍爾也在賭,賭人性,賭貪婪,他賭自己為了一件産生了個人感情的瓷器,會直接在談判上利用自己的影響來倒戈相向。

  初挽擡起眼來,看向費舍爾。

  隔着談判桌,費舍爾也在看着她。

  四目相對間,一個北歐人用他藍色的眼睛看進一個東亞人黑色的眸中,他在尋找渴望,在尋找回應。

  初挽如他所願,不着痕跡地颔首,默契十足。

  費舍爾的視線輕輕別開,之後輕吐了口氣,将自己的手很自然地壓在談判桌的文件上。

  初挽可以感覺到,他覺得他成功了,他覺得她已經被他收買了。

  初挽也覺得,自己成功了。

  于是初挽終于開口,道:“費舍爾先生,請問你說的是什麽瓷器?”

  費舍爾:“高麗青瓷。”

  他這話一出,在場專家有人便笑了,是覺得好笑。

  他們萬裏迢迢而來,是為了高麗青瓷來的嗎?他們是為了換回他們國家的文物!

  初挽卻道:“範老先生,我覺得可以答應。”

  她這一說,所有的人都愣了,中方專家全都愣了。

  費舍爾見此,也有些意外,意外之餘,他松了口氣。

  看來他賭對了。

  畢竟那兩件文物是屬于初挽個人所有的,初挽在這件事上有很大的話語權,她如果說可以,那別人就不能反對。

  範老先生不敢相信地望着初挽:“你覺得可以?”

  初挽看着範老先生,眼神冷靜篤定:“對,我覺得可以。”

  範老先生默了片刻,才緩緩地道:“初挽,這兩件文物是屬于你的,你既然覺得可以,那我們沒什麽意見,我聽你的。”

  他這麽一說,在場其它中國專家頓時炸開了鍋。

  “我們為什麽要高麗瓷?我們是為了高麗瓷來的嗎?”

  “那件高麗瓷長什麽樣我們都不知道,別人随便給我們塞一件我們就要?”

  高麗瓷固然不乏精品,但是稀缺程度自然不如宋代汝窯,更何況真正高麗瓷中的精品,他們能随便送嗎?

  其中一位專家甚至差點跺腳:“怎麽能就這麽同意,一件高麗瓷就把你們收買了嗎?”

  範文西一看這情景,那臉就沉了下來:“這兩件文物是屬于初挽的,初挽既然說行,那就沒問題,況且我們已經換了十件文物,初挽怎麽都對得起我們國家了!”

  初挽見此,從旁保持沉默。

  費舍爾也低頭看着桌面上的文件,手指則無意識把玩着鋼筆,旁邊的幾位德國專家面面相觑,不過都沒說話。

  幾位中國專家臉被範文西這麽一說,神情整個都不好了,那種灰頭土臉無可奈何的沮喪感,實在是太多生動鮮明,以至于德國幾位專家都看得不忍心。

  不過大家還是憋住。

  事關自方利益,反正中國專家難過就難過吧。

  費舍爾見此情景,微眯起眼,輕攥了下拳頭。

  他開始慶幸,慶幸自己收買了初挽,初挽一錘定音,別人不能再說什麽了,不然今天這事沒完了。

  ***************

  範文西老先生說了,初挽答應了,其它人反對也白搭。

  于是大家很快就說定了,當場簽訂協議,簽訂協議的時候,陸守俨帶着中國駐德國大使來了,大家幫着一起過了協議,确認無誤才簽字。

  簽完字後,顯然德國這邊很急,他們仿佛生怕中國人反悔,便開始準備交接儀式,初挽的兩件文物都在他們博物館暫時存放,而中國的幾件瓷文物其實他們早就命人打包準備好了,隻為了第一時間交接。

  當下大家火速交接,交接過後,先由德方負責保護這幾件珍稀文物,之後由外交部負責調派人馬,護送文物和幾位專家回國。

  大家離開博物館的時候,費舍爾有些激動地和陸守俨初挽握手,之後熱情地命人送他們去了酒店……

  大家到了下榻的酒店後,神情就有些五味雜陳。

  顯然,幾位專家對于初挽的行為說不上來的感覺,他們覺得初挽最後答應得太倉促了,就為了那麽一個見都沒見過的高麗青瓷,直接就答應了德方的要求。

  但是兩件文物本來就是初挽的,是因為有了初挽才有了他們談判的餘地,所以他們确實沒立場說什麽,隻能說,如今能得回這物件,

  唯有範文西,什麽都沒說,隻是簡單地道:“初挽,你先回房休息去吧,這件事我們回頭再聊。”

  初挽點頭:“好。”

  她多少感覺到,範文西估計猜到了。

  當天陸守俨和初挽回去休息,第二天,外交部已經協調了車子人手,一路護送他們回去,就在外交部的辦公室中,他們也終于看到了那幾件珍稀文物。

  範文西再次檢查過後,确認無誤,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件“高麗青瓷”上。

  其它中國專家也看到了那件高麗青瓷,大家神情便格外異樣起來,沒別的,就是看到這所謂的青瓷覺得別扭,渾身都別扭。

  覺得憋屈。

  明明獲得了十件文物,也該知足了,但是想到這莫名的青瓷,還是覺得別扭。

  他們是中國人,為什麽要高麗青瓷啊……

  範文西卻盯着那高麗青瓷,看了半晌後,他終于對初挽道:“你的眼力,果然不會讓人失望。”

  初挽笑道:“謝謝範老先生的信任。”

  範文西蒼邁的面容便隐隐現出異樣的激動來:“我沒想到,竟然在這裏見到如此稀世珍寶!”

  這兩位這麽一說,其它專家全都詫異了,大家忙看過去。

  衆人到底都是行內人,于是很快就有人意識到:“這,這是北宋汝窯?”

  北宋汝窯四個字一出,就像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房間內頓時安靜下來了。

  在場都是專家,自然都明白北宋汝窯的分量。

  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擁有很多各樣各樣的瓷,但唯獨北宋汝窯,那都是要一片一片地數,一個一個地算,全世界博物館加起來也不過是那麽幾十件罷了。

  “這,這竟然是北宋汝窯,真的是北宋汝窯嗎?”

  “不是說是高麗青瓷嗎,怎麽成北宋汝窯了?”

  “如果真是北宋汝窯,那,那我們賺大了!北宋汝窯啊!”

  幾位專家都有些語無倫次了,當即蹲下來,仔細地端詳,看了好一番,大家逐漸确認,範老先生說的是對的,這就是北宋汝窯了!

  範文西道:“我相信初挽同志,特別是在瓷器上,她既然過了眼,那就不會錯。既然她張口要的,那我們自然就要,這個沒什麽可懷疑的,永遠沒有。”

  衆人看看範文西,看看初挽,這才恍然:“初同志,你是早就看出這是北宋汝窯,所以才和他們提過?他們在談判最關鍵的時候,才祭出了這件?”

  初挽點頭:“是,他們一直誤以為這是高麗青瓷,因為已經很多年了,顯然他們并不會輕易懷疑權威。所以我曾提出過,由于一些個人喜好,我想要這件。”

  她解釋說:“如果我們光明正大向他們争取,他們必然懷疑,以這種方式提起,就賭他們不會多想。”

  一位專家眼睛都瞪大了:“可是,如果你的提醒讓他們意識到這是宋代汝窯呢,那豈不是完全沒有希望了?”

  初挽笑了下,道:“大家應該記得那件《紐約城一號》的抽象畫吧?”

  衆人點頭:“那件怎麽了?”

  範文西突然明白了:“難道那件,他們真的倒挂了?”

  初挽:“是,他們倒挂了,我提出來了,顯然他們并不是能虛心接受意見的人,或者說,他們太自信了,對于自己的專業太自信。一個人做事的風格都是一以貫之,他們沒有懷疑那件《紐約城一號》,那在這件所謂的高麗青瓷上,自然也不會太過探究。”

  大家夥聽着,意外不已,馬上問:“可是初同志,你怎麽知道倒挂了?”

  初挽道:“恰好意外知道的。”

  衆人聽此,也就不問了,不過想起這事,實在是佩服。

  當時他們看到初挽提起那件抽象畫,并認為人家倒挂了,他們當時隻以為初挽不懂卻自以為是了,現在才知道,敢情隻是提前試探給自己鋪路呢!

  大家難免羞愧:“原來初同志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謀劃這件事了,我們還蒙在鼓裏呢!”

  另一位嘆道:“當時初同志要換那件高麗青瓷,我還想着這是怎麽回事,我當時心裏那個難受啊,我還差點誤會初同志了呢!”

  初挽笑道:“這也沒什麽,這樣才真實,不然,人家怎麽可能那麽痛快把東西給我。”

  說白了,諸位專家那個時候就是托,他們那沮喪懊惱的樣子,才使得費舍爾一切不顧地往這個圈套裏面鑽。

  衆人想起當時的場景,感慨良多,懊惱的有,慶幸的有,羞愧歉疚的也有,就這麽說着間,初挽道:“其實咱們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把我們的文物追索回來,隻要回來了,別管用什麽手段,別管有什麽誤會,反正我們成功了,這就夠了。”

  她這一說,衆人紛紛點頭,想起追索回來的文物,大家頓時激動起來,甚至忍不住掰着手指頭算:“那,那意思是說,我們用兩件文物,一口氣換了他們十件!商青銅钺,《墨竹圖》,“靜宜園”印玺,宋建窯黑釉兔毫盞,六朝銅鏡……還有北宋汝窯!”

  大家興奮起來,這一下子賺大了,十件珍稀文物哪,就這麽回國了!

  範文西:“這都是初挽為我們争取的,無論是那兩件德國珍稀文物,還是現在這北宋汝窯,沒有她,人家德國博物館根本不搭理我們。”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這幾乎等于初挽以一己之力為國家挽回了十件文物的損失!

  範文西:“等我們回去後,該怎麽辦怎麽辦,吃水不忘挖井人,初挽對我們國家文物追索的貢獻,我們必須得記着啊!”

  ***********

  十件文物已經安排妥當,即将跟随幾位專家回國。

  這時候,德國美術博物館卻突然出了一樁大新聞,瞬間讓整個世界的文藝圈都目瞪口呆。

  原來那位美術館的副館長在聽到初挽的話後,當時理直氣壯不以為然,不過事後,不知道怎麽着,越看越覺得別扭,懷疑的種子在他心裏生根發芽,他終于忍不住,翻查各種資料,甚至把這幅畫最初被展覽的畫面都找出來。

  經過仔細對比後發現,真的挂反了!

  這位副館長馬上把自己的發現昭告衆人,所有的人都聽說後都震驚了。

  大家忙去看那幅畫,進行對比,果然,原本應該是較為厚重密集的線條在上,現在竟然成了厚重線條在下了。

  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可是,可是我們一直都這樣,這麽多年一直都這樣……”

  大家還以此做鑒賞來寫藝術評析文章,開藝術交流會,總之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甚至有幾位藝術鑒賞大師,言之鑿鑿,說這個厚重線條在下說明了什麽什麽,簡直跟真的一樣!

  好了,現在有人說,挂反了,所以大家都分析反了?

  那大家分析得算什麽?藝術鑒賞大師的臉呢?

  然而,副館長對于這個發現太興奮了,他手舞足蹈,很快搞得衆人皆知。

  他甚至接受了德國電視臺某個藝術節目的采訪。

  “是的,我也沒想到,這太神奇了,這幅畫竟然挂反了,它已經挂反了四十多年。”

  “對對對,是來自中國的初挽女士給了我們提醒,她認為這幅畫給她一種颠倒感,我才注意到,我對這幅畫的歷史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竟然發了!我證實它确實反了,這結果太奇妙了!”

  電視臺記者問起現在怎麽辦,副館長為難了:“我也不知道,我們已經研究過了,這幅畫已經倒着挂了很久,它是用特殊方式固定的,你們知道的,特殊方式固定,所以我們必須研究一個辦法,在不毀壞這幅畫的情況下,将這幅畫倒過來。”

  于是接下來,德國藝術界最大的新聞,就是研究怎麽把那幅畫倒過來……

  範文西等專家看到這一幕,簡直是哭笑不得。

  這簡直是一場鬧劇,跟一個大笑話一樣,一幅畫倒挂了幾十年,大家對着欣賞了幾十年,結果這些頂尖大師竟然沒有一個人發現!

  不過想想,倒是也沒什麽,其實哪個國家沒幾個笑話呢。

  比如日本那毀掉日本考古界的七十萬年歷史,比如中國那騙倒了整個文物圈的洛陽高仿陶俑,相比之下,一幅畫倒挂幾十年倒也正常。

  反正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大家引以為鑒吧。

  諸位中國專家就在哭笑不得中,就這麽上了飛機,帶着十件中國文物,回去了中國。

  陸守俨和初挽看看事情差不多了,也打算走了,誰知道他們還走不成了。

  德國媒體一擁而上,紛紛開始采訪初挽,他們對初挽驚為天人,覺得她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鑒定大師,認為她對藝術有超凡的品味,他們都想邀請初挽上電視臺采訪節目。

  初挽倒是也不推脫,她如今的想法裏,是盡可能多地傳播中國歷史和文化,讓中國的藝術熏陶更多人,影響更多人,這也是擴大東方文化影響力的一個機會。

  初挽頻頻參加了幾次邀請,電視臺采訪和演講等,她侃侃而談,談起中國瓷器和德國瓷器,談起歷史淵源,大家發現,這個年輕的東方女人對德國的歷史竟然了解得那麽透徹,而且她言談中表現出的眼界和兇襟是如此讓人敬服,她對藝術的鑒賞更是讓大家驚豔。

  至于那件沸沸揚揚傳遍全歐洲甚至傳到全世界的“名畫倒挂四十年”更是為她那無以倫比的藝術鑒賞力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光。

  初挽在接連參加了數次采訪後,終于打算功成身退,和陸守俨一起離開。

  而就在他們離開的前一晚,突然,費舍爾一通電話過來。

  電話裏,他的聲音都變樣了:“那,那件古高麗青瓷,那件青瓷——”

  初挽:“費舍爾先生,發生什麽事了嗎?”

  費舍爾顫聲說:“我聽說消息,說中國新發現一件汝窯。”

  初挽:“嗯,是,我也看到報紙了,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

  費舍爾:“可,可那是我們的古高麗青瓷啊!”

  初挽:“是,就是那件。”

  說完,她誠懇地道:“說起來,費舍爾先生,我非常感謝你,感謝你願意将它還給我們。”

  費舍爾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很久後,他終于道:“你早就知道那是北宋汝窯了?”

  他懂了,一下子什麽都懂了。

  這個中國女人太精明了!

  初挽:“費舍爾先生,我并不能确定,我隻是知道,恰好我太爺爺曾經有過這樣一件瓷器,所以很想帶回國,誰知道這竟然是北宋汝窯呢。”

  費舍爾長嘆一聲:“我們守着那件瓷器幾十年,我們竟然沒看出,在我們的博物館裏,竟然有一件罕見的北宋汝窯!”

  竟然就這麽被他親手送到了中國!

  關鍵就在昨天,他還在為自己的計謀沾沾自喜。

  結果今天,他就為自己的傲慢和自信付出了代價。

  作者有話說:

  德國無意發現自家“高麗青瓷”竟然是北宋汝窯,這是世界第77件北宋汝窯,曾經轟動一時。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