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打探消息
花媒婆才從劉婆子這裡出來,心裡正尋思着,先去哪一家的好,今兒既然過來了,她打算多跑幾家,有說親意向的,她轉頭就好幫人打聽姑娘去。
“花媒婆,你稍等一下。”
才走沒幾步,就聽身後有人在喊,她立馬頓住腳步,轉頭朝身後看去。
盯着來人看了好幾眼,她才一臉恍然道:“喲,這不是宋婆子家的新媳婦麼,瞧着輕減了不少啊!”
“是了,你這不還在坐小月子麼,怎麼就出來了?”
這事兒她倒是有聽說過的,别人家的媳婦小産,也就在家裡歇幾天,便要正常幹活,這上宋秋花聽說她婆婆很疼她,讓她在家坐滿一個月,這情形在鄉下也是不多見。
“在家裡歇了一段時間,身子養得差不多,待着也是有些悶得慌,再則,我聽說花婆婆你來了,有點事找你。”
一聽這話,花媒婆眼睛都亮了,她是媒婆,專門幫人說親的,人家找她還能為什麼事,必然是找她說親呗。
頓時喜笑顔開道:“你是想找我說親的吧,就不知是幫家裡誰說親呢?”
宋秋花神色一頓,道:“不是為誰說親,是花婆婆你人面廣,有些事情想托你打聽一下。”
不為說親啊,花媒婆的笑臉頓時便收了起來,道:“你有什麼要打聽的,就直說吧,我知道的就跟你講一講,若是我也不知道,那就沒辦法了。”
她這人雖然嘴碎了些,但向來與人為善,即便是現在不找她說親,以後也會找她的,總歸跟人交好是沒錯了。
“是這樣,我想托花婆婆幫我打聽一下,哪兒有教孩子識字的先生。”
“你說這個啊,我還真知道,離着你們村不遠的桃花村,就有個秀才辦了學堂,每年交些束脩,就可以去學識字了,聽說若是學得好的,還能考功名,人家是秀才先生,那學問也是沒得說。”
說完,就有些狐疑的看向宋秋花,道:“我記得你就一個女兒吧,這是幫誰打聽呢,我跟你說,去學堂上學,雖說一年的束脩也就幾兩銀子,但筆墨紙硯,還有買書本什麼的,花費也是不小,你是要為娘家侄子打聽的嗎?”
鄉下人家的孩子,能進學堂的可不多,隻有家境殷實,才供得起一個讀書郎。
聽到這裡,宋秋花也有些尴尬了,她與娘家嫂子關系又不好,怎麼可能幫他打聽學堂的事,而且她現在也不是在打聽學堂,隻是想找個能識字的先生,心知花媒婆是誤會了,但一時又有些不好解釋。
“不是打聽學堂,是想問問能識字的先生,能教人識得幾個字就行,并不是為考功名。”明香隻是個女孩子,進不了學堂讀書,而且,這孩子也隻是想學得幾個字罷了。
“不為考功名,就為識得幾個字啊,那也得有正經的先生教才行啊,其實很多人讀書,也不為考功名,圖的是能做個賬房先生什麼的,總歸,讀過書的人,是比一般人更好找活幹。”
宋秋花一時有點無奈,這話要是不說清楚,花媒婆估計隻會給她說教書先生了,但那些教書先生,也是有脾氣的,哪可能教個丫頭識字。
想了想,還是開口如實道:“是這樣的,我家那丫頭,前些天跟我說,想識得幾個字,她這情況,哪有教書先生願意教,所以才特意找花婆婆你打聽一下。”
花媒婆頓時一臉恍然,就說嘛,嫁出去的姑娘,又哪可能盡想着娘家了,原來人家這是為女兒打算,姑娘家若是能識得字,說親的行情都會更好,可見宋秋花母女倆,心都很大,以後估計是要高攀的。
“鄉下人識字不多,你要找這樣的,那得去城裡,城裡有專門教姑娘家識字的女先生,但這學費也不便宜,主要人家不但教識字,還會教一些大戶人家該有的規矩,這就不是一般姑娘能學到的。”
宋秋花聽到這些,心裡都不由一緊,光聽着就知道不便宜了,但還是開口問了一句:“那是要交多少學費啊?”
“一年十兩銀子,教識字,教規矩,還教些針線活計什麼的,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是聽人說了那麼一嘴。”
她一個婆媒,這些事情跟她壓根沒關系,她就沒去細打聽。
一聽十兩銀子的話,宋秋花都吓了一跳,她心裡的想法是,花個一二兩銀子,能學得幾個字就行了,十兩銀子可就太多了,而且這其中指定還有别的花費,買紙買筆什麼的,這些錢可不能指望人家出。
這麼算下來,可不止是十兩銀子的事,而且還得去城裡,想想家裡人都不會同意。
“這事兒你看看,若是真要去的話,我可以幫你仔細打聽。”花媒婆心下盤算着,幫人打聽消息,這事兒怎麼也能賺幾個跑腿錢,算起來也不虧。
宋秋花就擺了下手,道:“先不用,我再想想,回頭若是需要,我再找花婆婆你幫忙。”
花媒婆就笑了笑,道:“行啊,回頭想好了,直接找我就是。”
她心裡也清楚,一年十兩銀子,對鄉下人來說,可不是小數目,這事兒肯定是要多番考慮的,就算她這個做阿娘的不在乎這些錢,但家裡人又豈能不在乎,做人兒媳婦,倒底沒有以前做寡婦來得自在。
想到這些,她又不由想到了杜青娘,這滿村的婦人當中,大概就她的日子過得最自在,說起來,她現在這身份,倒像是與宋秋花掉了個個兒。
“行,回頭想好了,一定找你,那我就不打擾你了。”宋秋花客氣了兩句,随後便轉身走人了。
倒是花媒婆盯着人背影看了好一陣,最後小聲嘀咕了一句:“也不知道她嫁了人,現在後悔不後悔。”
宋婆子家是什麼情況,她清楚得很,那個江光宗,也就是一張臉長得好看,别的是做什麼都不太成,以前家裡是靠着杜青娘撐着,現在這個宋秋花,看着就不像是能幹活的料。
若一個家裡沒人能撐得起來,以後的日子,怕是要越過越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