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五百九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着來嘛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10535 2025-04-19 15:37

  下午太陽晴好,往西走,陽光略微有點刺眼,但李龍沒多大感覺。

  在大山裡,天天看着雪,他都沒得雪盲,也算是特殊加持吧。

  烏伊公路算北疆的一條主要公路了,來回車子不少,把路上的雪壓的挺瓷實,如果車子後面拉個扒犁,絕對跟着跑的飛快。

  這時候上學的孩子們,特别是高年級的,有膽大的碰到拖拉機會扒着拖拉機鬥子的後車門,滑着走,感覺很刺激。

  路兩邊的人家并不多,偶爾能看到有冒煙的平房,大多數都是違建的。不過這時候也沒啥人管。

  有些人建了,住了十幾年,沒人管就相當于有了産權。等集中清理的時候,幹脆就把證給辦了,再往後拆遷的時候還能補償一筆。

  改革開放,各種法律規章制度在慢慢健全,在個健全的過程中,便有了不少人鑽了空子。

  李龍打獵也算其中的一種吧。

  等到動保法出來,就沒辦法這麼打獵了,當然,一開始的時候管的也不是那麼嚴。這邊的野豬始終沒有像内地那樣形成災害,而打野豬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都沒有人真正的管。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玩意兒能不能保持生物平衡不知道,但肯定是有害的。

  路兩邊的溝裡都有不少的野兔子印子,這些野兔子繁殖極快,夏天一個月就能一窩。李龍記得曾經有人養過兔子,年初的時候是兩對,等到年底就已經兩百多隻了。

  就這個中間還吃了不少,更惡心的是,整個院子被這玩意兒打的到處都是洞。

  好在這裡不是澳洲,這裡有兔子的天敵,狐子,狼,鷹都是吃兔子的好手。

  當然,在皮子值錢的時候,有人專門打兔子,也算是天敵之一。

  吉普車開着近兩個小時回到瑪縣,李龍沒有直接回大院,他把吉普車停到了供銷社的外面,從後備箱裡取出一些東西來。

  從州社領了不少東西,李龍沒打算自己全拿,他覺得得給李向前分一些。

  值不值錢另說,既然從州裡拿來,這關系是從李向前這裡牽到的,那就算“見者有份”了。

  把一部分東西裝袋子裡,李龍提着進了社裡。

  進了辦公室,李向前已經收拾東西準備下班了。眼下冬天活少,供銷社雖然還有零星的采購任務,但他随手就安排了,自己也用着那麼累。

  看到李龍進來,李向前還有些疑惑,問道:

  “咋,魚撈到了?”

  “哪有那麼快呢。”李龍笑着把袋子放在桌子上說道,“今天我去了趟北庭,州社那邊發了一些過年福利,我拿一些過來。”

  “發給你你就拿着呗,還用得着給我分?”李向前笑着說道。

  “那沒你,我也進不了州社啊。”李龍開着玩笑,“州裡福利就是好,發的東西不少,鞭炮啥的我就不給你了,這些海貨你拿着,好了,股長我走了,挺累的。”

  李龍沖李向前招呼了一下,便轉身出了門。

  李向前有點懵,随後看着那些東西,笑了。

  他缺這些東西嗎?那肯定是不缺的。哪個出去拉貨采購的職工不得給他送點當地的特産?

  但像李龍這樣,弄到啥好東西都能想着他的,還真就讓他挺高興的。

  至少說明啥,李龍已經和錢主任搭上線了,但并沒有忘記自己這個領導。

  錢主任打電話的時候也表達過想把李龍要到州社的想法,李向前自然不會阻止李龍進步。但他也知道,李龍是不會走的。

  李龍開着吉普車回到大院,太陽已經落下了一半,楊大姐正在做晚飯,她開了大門,看李龍把吉普車開進來後要去廚房忙活,李龍急忙把她叫住,然後把那些福利搬了下來。

  這些東西大多數是要進廚房的,李龍先放到廚房。

  “咋這麼多?這都是買的?”楊大姐疑惑的問。

  “不是,發的。”李龍把東西放好然後說道,“先放到這裡,不急着弄,反正能凍着,慢慢處理。”

  “好好好,這是哪裡發的?”楊大姐也有些好奇。

  “州裡。”李龍說道,“讓小芳好好上學,等考個中專,分到好單位,以後也有這樣的福利。”

  楊大姐笑着說道:

  “她那成績能考個啥?不當睜眼瞎我就知足了。”

  雖然說的謙虛,但楊大姐還是有這份憧憬的,其實韓芳的學習成績現在已經慢慢趕上來了。小姑娘有股子狠勁兒,而且也知道利用優勢,有不懂的地方會去在周末問顧曉霞,成績進步很快。

  “你可不能小看小芳,我看她一定能學出來的。”李龍笑着回了一句,然後去處理其他的那些東西了。比如鞭炮之類的,得先放好。

  吉普車也得把水放掉,就這點比較麻煩。

  他把這些東西收拾好後,又去了後面玻璃房裡看了看,感覺溫度有點低,便又給架了一爐子炭,再用煤沫子壓着,讓慢慢燒。

  屋子大,有煙囪,也不怕煤煙啥的。

  從玻璃房裡出來,李龍回到卧室,簡單洗了洗換了衣服,再出來的時候,顧曉霞已經推着自行車回來了。

  她怕冷,穿的很厚,戴着皮手套,頭上也是那種有着貓耳朵的毛茸茸的帽子。

  這些“裝備”都是李龍設計,然後讓大嫂梁月梅和楊大姐做出來的。

  皮子家裡現成的有,兔子皮、黃羊皮,李龍其實還想用狼皮的,顧曉霞一來覺得狼有點吓人,二來狼毛有點硬,紮人,所以就沒用。

  不光顧曉霞有,李娟李強也有,韓芳也有。

  顧曉霞還覺得有些幼稚,但穿戴着暖和,她還是忍不住就用上了,效果是真的好。

  李龍笑着幫顧曉霞把車子撐好,東西取下來,問道:

  “今天怎麼樣?辦公室裡暖和吧?”

  “熱的很,到了辦公室就趕緊把大衣脫了。”顧曉霞一邊跟着李龍進屋一邊說道,“這段時間忙的都是文字工作,王局知道我的情況,給我分派的工作輕松一些。”

  “那就好。”李龍看着顧曉霞已經隆起一些的腹部,說道:“後面我送你上下班吧,眼下街上很滑,我擔心你騎車子容易出事。”

  “哪有那麼嬌氣?路滑的時候我就下來了。”顧曉霞才不讓李龍送呢,她一邊換衣服一邊說道,“就這個已經有同事笑話我了。”

  “管他們幹嘛?咱們自己舒服就行了。”李龍從來都覺得,那些說怪話的,大多數人本心就是嫉妒,沒必要理會。

  “那也不行,還是得注意影響。”顧曉霞笑着挽着李龍的胳膊一起往外走,邊走邊說道:

  “知道你關心我,但我也不是瓷娃娃,會注意的。”

  顧博遠進了院子,看到女兒女婿兩個挽在一起,輕咳了一聲,他倒是沒啥意見,就是覺得讓孩子看到不太好。

  韓芳已經回來了,洗過了手正在廚房裡幫忙。

  “這才好嘛。”顧曉霞笑着說,“人多熱鬧。以前就我們兩個,有時還就我一個,這麼大的院子,住着怪吓人的。”

  “你就知足吧。”顧博遠埋怨她一句,“這麼大這麼好的院子,好些人想住還住不了哩。”

  李龍笑笑,沒說話。

  這就是日常的幸福生活。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晴天,氣溫越來越低,特别是到了冬至交九之後,白天溫度在零下二十度,晚上已經開始往零下三十度降了。

  屋子玻璃上都有了冰花,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屋子裡的溫度很低,李龍不得不每天半夜多給爐子架一回煤。

  家裡的煤是夠用的,現買也沒問題。雖然價格比夏天高一些,但對于李龍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

  他抽空用拖拉機給顧博遠的院子又拉了一拖拉機的煤。南面那個小院目前已經不住人了,李龍偶爾會過去掃掃雪,清理一下。

  一直到十二月三十一号,二九開始了,李龍大清早吃過飯,開着吉普車去往隊裡。

  今天周六,明天顧曉霞休息,同時明天也是八四年的元旦,合着放假。

  這時候元旦逢周末,那就一起過,沒有補假這一說。

  李龍開着吉普車到了隊裡,進大哥院子的時候,大哥大嫂都出來了,後面還有老娘杜春芳。

  “老爹呢?”李龍把後備箱裡的一些東西取出來。州社發的福利他也分了一部分拿到這裡。

  比如海帶,比如冰盤子裡的蝦,比如黃花魚,那就是分着吃。

  這時候許多海貨都是直接凍在冰盤子裡,要吃的話砸下一塊來,化掉後再清洗來做。

  “老爹去小海子了,閑不住,和大強一起去逮魚了。”李建國接過東西說道。

  “砸冰窟窿了?”李龍問道,“能撈着魚?”

  “能,不過不多。”李建國說道,“交九的時候就去了。那時候冰厚有半米了,這兩天又厚一些。

  那兩天一天才能撈個十來公斤,這兩天好一些,能撈個二三十公斤。”

  “不光他們兩個吧?”李龍進了屋,問道。

  “那可不。你先前說一塊錢一公斤收魚,那撈魚的人可多,梁家兄弟早早就去了,趙家的,張家的……現在小海子裡光砸的冰窟窿就得有十來個。”

  有人撈是好事,李龍暖和了一下之後,便穿上大衣戴着帽子去了小海子。

  李建國沒事,也就跟着過去了。

  居民點往小海子已經被踩出來一條路,還能看到有爬犁和塑料袋子拖着的痕迹。

  陽光挺刺眼的,但并不暖和。

  雖然沒有風,但溫度很低,耳朵和手被護着沒事,鼻子卻感覺凍的很酸,很有種想流鼻涕的感覺。

  四下白茫茫一片,西面的葦溝裡葦子已經被打光,偶爾能看到一排白楊樹光秃秃的立在地邊上。

  唯一的聲音便是樹上叽叽喳喳的麻雀。這些小家夥們是留鳥,一冬天都在,後來大面積種棉花,用的農藥多,麻雀也很少能看到了。

  一直到再往後,合作社興起,滴灌,用藥沒那麼多,麻雀又回來了。

  隻是李龍上一世看着感覺後來的麻雀似乎和以前的老雀不一樣了。

  小海子上原本長的一片一片的葦子也被割的差不多,隻餘下一片一片散落着的沒被裝走的毛葦子。

  站在北壩上能看到至少有六組人在掏冰窟窿。很快他就看到了老爹李青俠和陶大強。

  他們還在南面去年的位置。那裡水深有個坑,聚的魚多。

  再過二三十年,小海子因為一直沒人清淤,變成了地上水庫,裡面泥巴太多,已經聚不了多少水了。

  在這個時候,幾個比較深的地方作用就顯露出來。水被放幹的時候,也就這幾個地方還有魚生存着,它們在等着洪水或者上遊放水下來,然後再遊往其他地方。

  所以冬天這樣的深水區聚的魚最多。

  這時候小海子裡水位還挺高,淤泥沒後世那麼多,魚在水下可以四處跑。不過眼下這個低溫,魚也是不怎麼活動的。

  冰凍的太厚,蘆葦也凍實了,能往下透的空氣量越來越少,砸出來的冰窟窿才好上魚。

  偶爾能聽到有人歡呼,那是逮到了大魚。

  李建國直接往李青俠他們那邊而去,李龍則一個冰窟窿一個冰窟窿的看。

  他已經不是前年那個剛開始弄魚的小夥子了。那時候為了賺幾塊十幾塊錢,為了讓家裡人吃的好些,李龍的精神頭十足。

  那時候他知道這個小海子裡有大量的魚,有能讓家裡日子過的好起來的資源。

  眼下家裡的日子已經過的好起來了,但他并不知足。這玩意兒就跟學習一樣,你一松懈,立刻就會有人追上來。

  “大成,你這冰窟窿砸了有幾天了吧?”

  “嗯,那天攆完兔子我就過來了。不過眼下魚不多,沒去年好撈。”梁大成說道,“你說的那麼大的魚我這邊有二十多公斤了,你啥時候要?”

  “有空你就拉到我院子裡去,沒空我就去你門上收。”

  “那行,中午回去吃過飯,我就給你拉過去。”

  坐在家裡逮魚就能收錢,梁大成自然是很樂意的。隊裡有人去縣裡或石城賣魚,梁大成沒那想法。

  跑的遠不說還累的慌,有那功夫,在這小海子就能再撈不少魚了。

  他眼下隻後悔前年李龍逮魚的時候自己咋就沒跟着,如果那時候跟着的話,光撈魚,就能掙台拖拉機了。

  李龍看完梁家三兄弟這邊,便繼續往其他地方走。

  大家對他都挺客氣,無論熟悉不熟悉,至少這點面子得給。

  李龍這兩年,年年給隊裡撈來大活,光看掙這份錢的份上,都不能不帶笑臉。

  看過來後李龍确定,小海子裡的大魚的确少了。

  前年一開始撈魚的時候,每天至少能撈個四五十公斤,鯉魚、五道黑、鲢子等魚大個頭三五公斤的每天都能撈到。

  至于一兩公斤的那更是主力,小鲫魚還不能算最多的。

  但眼下,幾個冰窟窿那裡,小鲫魚都是最多的,特别是那種不到十厘米的鲫魚,數量特别多。

  反倒一兩公斤的那種,自己需要的魚,并不是很多。

  他估計了一下,這些人,每戶撈一天,也就二十多公斤的量。

  而能達到自己标準的,全部加起來,一天也就能收個三四十公斤。

  不過除了一家不打算賣給李龍,想自己去縣裡出售外,其他的都很樂意把一兩公斤的魚直接賣到李龍這裡。

  這就很好。

  等李龍到了老爹李青俠和陶大強這裡,他就樂了。

  果然,這個地方算寶地,李青俠和陶大強兩個人撈的魚,在小海子這些冰窟窿裡,算是最多的。

  大小魚都被分了出來,一兩公斤的魚有五六條了。

  照這樣下去,一天咋也能弄個二十公斤吧。

  任務應該是能完成的。

  李龍很樂觀。

  “小龍來了?來來來,你來抄幾下。”李青俠剛撈起一抄子小鲫魚,有個十來條,很活躍,還在冰面上蹦達幾下。

  可能是幾下都沒撈着大魚,所以李青俠看着李龍過來,便要換人休息一下。

  李龍笑了,接過網子下了冰窟窿半截,把抄網塞進去後并沒有動彈,而是慢慢等着。

  這一年過來,他的各種感覺都比以前有大的提升,抄網放下動,輕微的顫動,他大緻能感覺到魚力量的大小。

  下面肯定有魚。畢竟這麼大的水面凍的這麼實,下面的魚氧氣量極度不足。

  雖然明知道冰窟窿這裡有危險,但這些魚還是冒死過來想要吸兩口新鮮的飽含氧氣的空氣。

  一個力量稍大的碰撞讓李龍察覺到,他知道這條魚肯定是比小鲫魚大的。

  至于有多大,那就不好說了。

  他沒有動。

  “咋不撈,要等等嗎?”

  “魚都讓你們剛才吓跳了,我得等等。”李龍笑着說道,“大強那邊咋樣?”

  這一片開了兩個冰窟窿,距離有十來米。小海子冰面上是厚厚的積雪,這時候積雪被踩出小路,陶大強在那邊不停的抄着。

  “大魚少小魚多。小魚也不錯,”李青俠說道,“炖魚湯可鮮的很!”

  李建國從陶大強那邊過來,說道:

  “大強那裡有三條一公斤多的,剩下的都是小的。”

  李龍再次感覺到比上次力量還強大的撞擊,他果斷的轉動抄網,直接往力量來的方向兜了過去,随後把抄網給拽了上來。

  有份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