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分地開始,這号不錯!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3862 2025-04-19 15:37

  李龍把羊拉回村裡,交給許成軍,又還了馬車,然後回了家。

  第二天村主任許成軍就把社員代表,或者現在應該叫村民代表叫到了一起,商量分地的事情,同時宰羊,大煮羊肉。

  分地首先要确定地塊,然後進行丈量,畢竟全村幾百人口,想要分的公平,就不能簡單的一量了之。

  好在這些村民代表,包括李建國等人都是生産隊的初創者,對于現在耕種的地都很熟悉,哪塊地有多少産量大緻也清楚。

  因此在宰羊、處理羊雜的時候,就基本上選定了要分的地塊,評定好的産量——比如每個人的口糧田分兩畝,這是以畝産二百斤小麥為基礎的。

  那麼畝産兩百斤小麥的條田地塊分完了,剩下的人要分到評定為畝産一百斤小麥的地塊,一個人就得分四畝地,不然不公平。

  定好要分的地塊和評級産量後,剩下的就是确定抓阄,和丈量土地的人員、定界的人員。還要削不少根木頭樁子,作為界樁,零星的事情就是監督地塊相鄰的雙方打田梗等等。

  村委和村民代表的效率很高,第二天就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将分地的章程說了一遍,解答了不少村民的問題後,開始抓阄。

  李建國作為李家的戶主上前抓阄,抓到了一份田的1号,這倒是讓李龍心頭一動,他覺得大哥的運氣挺好的。

  一份田就是畝産二百斤的地,這一塊條田有不到三百畝,還不能滿足分地的需求。

  上一世李家抓的地塊在一份地中間,沒有多少可操作的。現在在一份地的一号,他記得一份地邊上就是堿灘,倒是可以做些小動作。

  這在後面幾年是大家常幹的事情。口糧田确定後基本上就不怎麼動了,接下來耕地的時候,地南頭是水渠,沒辦法動,北面是另外一條水渠,也沒辦法動,隻有兩邊的地主可以往兩邊擴。

  而後來幾輪土地承包,隻要兩頭不是水渠的,大家不約而同的都在往外擴,一直到村裡所有的荒地都被開墾出來後,到下個世紀的十年,因為要全部改良成滴灌節水田,全部重新丈量土地,才把亂了的土地畝數厘清了。

  抓阄結束,有人唉歎,有人歡喜,有人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自己家地的模樣了。

  接下來的兩天都是在分地,全村的老少都跟着忙碌着、看着熱鬧,李龍卻不在其中,他租了生産隊的馬車去了山裡。

  哈裡木對李龍到來沒感覺到意外,李龍上一次過來的時候和他說過,現在山裡的雪也在化着,冬窩子邊上已經沒有多少雪了,容易積蓄熱量的糞堆更是已經露出了全貌。

  “我要拉幾車,把我們家的地好好的上些肥。”

  “你拉吧,這些要不夠的話,我帶你去其他老地窩子。”哈裡木笑着說,“對于我們來說,這些東西一點用也沒有。”

  他幫着李龍裝了滿滿一馬車的糞——雖然馬車兩邊和後面加了半米高的擋闆,李龍又用先前拖魚剩下的塑料布把馬車裡墊一下,以免糞漏掉。

  即使如此,一馬車最多也就裝一噸多糞,再多也裝不下了。

  這時候,李龍萬分懷念上一世他在将土地入股合作社之前的那輛小四輪拖拉機。

  那拖拉機的車鬥子為了裝進行了改裝,如果用來裝糞,七八噸不在話下。

  “好了,我先回了,明天就會再來。”李龍說道,“我可能要拉好幾天。”“天天來才好呢。”哈裡木開着玩笑,“到時給你弄個冬窩子,伱就兩邊跑吧。”

  李龍當他是開玩笑,喝完奶茶後,牽着馬車就回了村。

  當李龍拉着一車糞倒進了自己家院子的時候,得知這個消息的村民們都驚訝壞了。

  這李家小子從哪裡搞來的這麼一大車糞?

  現在種地雖然已經開始用化肥,但化肥是要錢的。傳統的習慣讓大家都覺得農家肥還是比較安全放心,至少不用錢。

  馬号裡的馬糞是很搶手的,老羅每個月出一次馬糞,有人搶着要——哪怕先前沒有口糧田,但自家院子裡種菜也是需要糞的。

  現在李龍一車拉回來的糞,頂馬号兩年出的糞的量,哪個不吃驚?

  李建國和梁月梅都知道李龍是從山裡拉的糞,所以沒說什麼。原本李龍是想着現在就把糞卸到地裡去,但李建國不讓,他說還是等雪完全化了,隊裡的東方紅拖拉機開始犁地前把糞灑進去,然後一犁,糞就翻進地裡了。

  李龍隐隐覺得大哥是擔心糞現在進地裡,會被别人弄走。

  當然他也隻是猜測,第二天,李龍繼續租着馬車去山裡拉糞,一直拉了五天,第六天不得不中止,因為今天隊裡要分隊産了。

  隊産比較零碎,大到隊裡的馬匹馬車,小到庫房裡的賬本等等,都編了号。

  分隊産自然不是直接分,依然是抓阄。抓到後也不是直接就把東西帶走,是要給隊裡交錢,依據評估的價錢錢買走。如果沒錢,那就相當于放棄,其他人可以競争。

  李建國再次大顯身手,抽中了七十六号大紅馬。

  “七十六号馬,評估價一百五十塊錢。”會計陳強喊着。

  前面抽中馬的幾個人中,有兩個放棄了——一百多塊錢,根本拿不出來。

  李建國從容的上前登記,交錢,然後去把七十六号牽到了手裡。

  盡管已經知道李家有錢,但看李建國這麼輕松的掏出一沓大團結付了錢,而且沒有一點心疼的表情,還是讓許多人羨慕嫉妒。

  誰家不想有輛馬車?别說馬車,哪怕有輛驢車也行啊!

  有了口糧田,後面拉麥子、打場啥的,不都得用?沒有車就隻能借,或者人力抱着,那多累?而且浪費時間啊。

  隻是讓大家更加意外的是,陶大強的父親陶建設六十塊錢,買下了村民田玉龍放棄的一頭三歲口的驢!

  一向是在隊裡條件倒數的陶家,什麼時候也能一把拿出六十塊錢買驢了?

  不少村民感覺越來越看不懂了!

  陶建設喜氣洋洋的牽着驢回家的時候,陶大強向李龍投來了感激的目光。

  有了驢,他就能安心跟着龍哥幹活搞副業,而不必擔心父親會累着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