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空間嬌女

第459章 爆紅大賣

空間嬌女 花柒遲遲 2546 2025-04-25 14:09

   第459章 爆紅大賣

   林老爺子擺手,笑着攆人,“行了,快回去給家裡報喜吧。婆娘們一高興,給你們炒兩個好菜,還能喝碗酒好好犒勞你們一下。”

   “哈哈,老爺子說的對!走喽,回家了!”

   “回家,回家!”

   來時沉甸甸的擔子,變成了荷包裡鼓鼓的銀錢,衆人的腳步踩着夕陽,輕快之極。

   錢是男人腰,也是底氣。原本被繁重的活計壓得塌下去的脊梁,這會兒完全直了起來。

   不必說,盼了一日的老少和婦人,盼回了男人,家裡立刻就熱鬧的開了鍋。

   第二日的北茅縣城,又延續了這份熱鬧。

   人活在世,無非是四件事,衣食住行。

   荷包裡有了銀子的農人們,願望也很樸素,給閨女買塊花布做襖褲,給媳婦兒買根簪子,給爹娘買點心煙鬥兒。

   就是再節儉的人家,這時候也要多割二斤肉,好好炖個添肉片的葷菜,犒勞一下全家春夏秋三季的辛苦了。

   碰上家裡有些底子的,再添了這麼多的進項,就開始張羅着趁着價格便宜的時候,買木料買磚瓦,放到春日播種完,就要蓋新院子了。

   還有給兒子張羅聘禮的,給閨女置辦嫁妝的。

   總之,冷清了好些日子的北茅縣,因為賣了稻米,因為農人們兜裡有了銀子,難得的熱鬧起來。

   有閑人見此,自然要打聽原因。于是,樓縣令支持林家帶着十裡八村的鄉親育秧種稻,如今大豐收,稻米賣了高價的消息,立刻就傳遍了整個縣城。

   但凡長了腦子的,誰都看得出,這件事裡,樓縣令不過是個好看的幌子,事情底細是林家帶着大夥兒發了财。沒人清閑到揭了樓縣令頭上的光環,卻對林家再次刮目相看。

   有人好奇被周山長都稱贊的北茅冷水米,到底味道如何。

   結果林家仿佛是安裝了眼線在城裡,第二日,但凡送了書籍到京華堂圖書樓的人家,都得了林家人親自送來的一袋冷水米。

   雖然不多,每袋隻有十斤左右,但足夠一家人吃個三五次了。

   偶爾有人特意仔細算了一下,整個縣城,一百多家,足足一千多斤白米啊…

   這還不說方家和曲家、程家、顧家,這幾家同林家交情更好的,定然得到的更多。

   林家好大的手筆!

   不說北茅縣這裡如何熱鬧,隻說林大河在家停留幾日,帶了一些新米又回了府城。

   他也是不遺餘力的為家鄉的冷水米做宣傳,平日有些來往的人家,他都送了一些上門。甚至放出些風聲說,林氏點心鋪子裡,得了所有老人孩子喜歡的蒸米糕,就是冷水米所制。

   高價買了稻米回來的米商,更是跟着煽風點火。一時間炒的府城内外,無人不知北茅冷水米的大名。

   北地天寒,三年裡幾乎兩年不收糧食,即便是耐寒的高粱和谷子也不成,如今居然種了稻米,而且聽說味道還不錯。

   所有人都是好奇,自然要買一些回家嘗嘗。

   不想,這一嘗就停不下來了,确實比南邊的粳米要肉厚好吃啊。

   倒不是說南方的米,全都不好吃,天下聞名的碧粳米就是出自興州,但碧粳米出産極少,每年隻供給皇宮,普通人根本吃不到。

   可冷水米不同,味道好于普通粳米,價格又不是貴的離譜。隻要家裡有些底子的,都吃的起,也吃的到。

   于是,北茅冷水米,不出意外的火爆起來。

   幾個糧商合夥從北茅買了十幾萬斤的稻子,舂米不過十萬斤出頭,幾乎沒過一月就被搶光了。

   糧商們眼見如此,就跑去堵了林大河,軟磨硬泡,到底逼着他又一同回了一趟北茅縣。

   各家各戶看在林大河的顔面上,刮了米缸底,拿出了留着過年走親戚的存糧,好賴又湊了一萬斤,以高于市價一倍的價格賣給了糧商們。

   但糧商們怎麼可能滿足,他們原本跑這趟,盯着的就是林家的糧倉。

   林家種了百十畝稻米,得糧六七萬斤,當日才賣一萬斤,如今手裡還存了絕大部分,若是能挖走一半,也是不少賺啊。

   可惜,林家熱情招呼糧商們吃飯喝酒,提到賣糧,林老爺子就把腦袋搖得厲害。

   待得勸着再深了,老爺子直接帶他們去京華堂轉了一圈兒。

   一百多孩子們,坐得腰背挺直,整整齊齊,春日的小樹苗一般生機勃勃。

   老爺子隻說了一句,“北茅的土地,種出了北茅的冷水米,最該供給的是北茅的孩子。他們是北茅的希望!”

   都說無奸不成商,但糧商們被金銀同化的有些冰冷的心,也忍不住為了這一句話溫暖起來。

   都說林家仁義,都說林家厚道,他們之前也不過是聽說,如今可是真切看到了,聽到了。

   林家免費供給這些孩童讀書吃住,若是賣了冷水米,買粳米回來,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但林家偏偏不肯,一定要留了最好的給孩子們。

   放着起碼千百兩的差價不要,這簡直是“傻”。

   可這份傻,卻讓他們什麼都說不出,心裡又佩服萬分…

   糧商們帶了滿心的複雜走了,留下的是冷水米更響亮的名頭,外加家家戶戶堅定明年繼續擴大種植的決心…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北地的天氣說起來也是同百姓一般脾氣,急得厲害。

   賣完糧食,衆人搶着收秋菜,儲秋菜,收豆子,曬菜幹。

   這般,不過半月,天上就落了雪。米粒一樣的雪花,洋洋灑灑從天空打着旋落下,被還沒來得及冷心的空氣一暖,不等落到地上,就變成了水汽。

   學堂裡剛剛放了學,孩子們背了書包往家走,自然不肯放過這樣初雪的好日子,一邊在雪裡瘋跑,一邊高聲笑鬧,驚得忙着銜草和羽毛壘窩的鳥雀,四散驚飛。

   大人們則沒有這個閑心,今年家裡養了雞,冬日多了一口竈要燒火,自然需要打更多的柴禾。

   老少婦人們則忙着準備一家人的冬裝,棉襖棉褲,棉鞋棉手套,也是累的頭昏眼花。

   隻有縣城裡的富貴閑人們,早早燒了炭盆,然後開了窗子,一邊賞雪一邊飲酒作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