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647章 一副守财奴的樣子

   第二天上午,祝曉敏抽課間的時間去找到吳敬源,說了機器配件的事,囑咐他盡快整理。

   吳敬源中午趕着整理出來,又做了列表,找個袋子裝好,下午下課就拿了過來,等小張過來,把袋子給了他。

   祝曉敏留他一起吃了飯,順便說起灌腸機的事情。

   吳敬源又拿張草圖出來說:“這台機器的原理要簡單很多,就是把攪好的肉通過一個口灌進腸衣裡,其實并不難,現在我考慮的是一整條腸衣,灌肉之後,能不能自動分段紮口。”

   祝曉敏驚喜:“能嗎?”

   吳敬源點頭:“想法我有,但還是要裝台模型來試驗。”

   祝曉敏問:“配件呢?有沒有細化出來?”

   吳敬源看一眼陸明峥,笑說:“已經在剛才給小張的材料裡,也标明是模型使用。”

   陸明峥笑:“這台機器關系到大火腿腸的生産,他們會全力支持的。”

   祝曉敏琢磨着點頭:“如果模型試驗成功,再正式裝配機器,到放暑假的時候,應該可以投入使用了。”

   吳敬源心裡計算一下時間,也連連點頭,想到食品廠發展的遠景,心裡說不出的興奮。

   當初食品廠初建,雖然他們是全員參與,可是全局統籌的工作是謝承志和陳旭東在做,他們負責的隻是其中一部分,并沒有什麼難度。

   現在卻不一樣,他每完成一步,就能提高生産,想着就有無窮的幹勁。

   謝承志旁邊笑說:“買地的事也差不多了,兩個大隊還是平分,我是想着,這次我們的資金比較充足,索性多買一些。”

   祝曉敏點頭:“嗯,之前我們買地,隻考慮到要用的庫房,不但沒想到現在要自己做條生産線,甚至沒想到要自己制造腸衣,多買些地留着也好。”

   苗詩文問:“是動代銷點的資金?還是再找大家籌錢?”

   祝曉敏笑:“有什麼不一樣?”

   代銷點能建,就是大家籌資,現在的盈利也是大家共有的。

   苗詩文立刻搖頭:“當然不一樣,動代銷點的資金是從我這裡拿錢,找大家籌錢是從他們那裡搜刮,怎麼能一樣?”

   一副守财奴的樣子。

   幾個人都忍不住笑起來。

   聽大家事情大概說完,陸明峥才含笑說:“這麼一來,代銷點就變的名不符實,不打算改個名嗎?”

   “改什麼名?”祝曉敏錯愕。

   陸明峥無奈:“原來隻是為了打開京城的銷路,所以建了這個代銷點,可是有了這條生産線,你們做的已經是食品廠本身的工作。”

   确實是!

   謝承志和苗詩文也同時點頭。

   吳敬源說:“可是這裡生産的産品,是為了彌補食品廠那裡産量的不足,并沒有新的産品,要單獨建廠,恐怕對食品廠有影響。”

   祝曉敏說:“當然不能單獨建廠,可是還叫代銷點也确實不合适。”想一下很快拍闆,“就叫逐鹿食品廠京城分廠吧,回頭我們給工商部門遞材料。”

   你倒是決定的痛快。

   但想也就這個名字最合适,大家都沒有意見。

   陸明峥又慢慢的提出一點:“既然建廠,就存在招工,城裡的廠子很少向農村招工。”

   這麼說,金戰國幾個豈不是要回去?

   幾個人又都停下看祝曉敏。

   這次祝曉敏頭都沒擡,隻是說:“招什麼工?我們這是分廠,由總廠派人就行。”

   她不用不信任的人。

   幾個人又都放心。

   苗詩文說:“之後恐怕得來十幾個人吧?戰國也不知道壓不壓得住,要不要把桂花調來?”

   祝曉敏點頭:“嗯,既然是分廠,就得有一個廠長,我們這裡雖然可以選一個管理全局,可是總要有人做具體的工作,我就想把她和狼牙調來。”

   陸明峥又插話:“還得有一個有些文化水平的,總不能每次出入庫做記錄都是詩文去。”

   這小子今天的意見倒是不少。

   祝曉敏回頭瞧他一眼,想一想問謝承志:“這段時間,他們每天晚上也過來學文化課,你覺得誰好一點?”

   謝承志笑:“堯舜和大英子起步晚一些,現在也就認識幾十個字,戰國兩口子和狼牙做簡單的記錄都沒問題,桂花是中間最好的,初中的水平是有的。”

   祝曉敏沖着陸明峥攤手:“隻是一個分廠,也沒有多少人,那就廠長自己幹呗。”

   陸明峥也有些意外:“這桂花開始識字也沒幾年,進步倒是很快。”

   苗詩文抿唇笑:“當初她去一大隊小學旁聽,可是小羅烨親自教的,連羅烨都誇她學的快。”

   說起當初白桂花學識字,還時不時跑去大隊部找祝曉敏,恍惚像是昨天的事,大家又一陣感歎。

   之後的幾天,先是王漢秋給了确切的消息,雞肉火腿腸也擴進軍需的範圍,拟了初步的定向生産合同。

   再之後,總廠的加急挂号信寄來,給出計算出的最高産量。

   祝曉敏就把這個結果又給了王漢秋,由軍需部出面聯系京城周邊的養豬場,确定總量。

   而謝承志那邊已經把地買好,許鵬宇做了規劃,聯系兩個大隊分工,趁着春耕之後勞動力充足,緊鑼密鼓的建設新的廠房。

   而陳旭東那裡卻拿着全套的資料跑相關的手續,食品廠代銷點改名“逐鹿食品廠京城分廠”。

   這個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起來,私營經濟雖然像雨後春筍一樣的冒出來,可大多還是小生意,直接辦廠的鳳毛鱗角,正是大力扶持的時候,全套手續下來,隻用了半個月。

   而這半個月中,大家的期中考試已經結束,王漢秋又帶車過來一次,把吳敬源要的配件送來,和他來的,還有軍需部負責這一部分工作的一位團級領導,主要就是為了和祝曉敏簽訂正式的定向生産合同,其中還包括提供原料的協議。

   所有的程序理順,接下來,隻等新廠房建成,新機器裝配完成,就可以正式生産。

   為了盡快完成任務,吳敬源打了個申請,請了自己的幾個同學過來幫忙,廠裡給予一定金額的勞務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