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想不下去都不行
祝曉敏點頭:“鄭局,我知道。”
鄭建業感慨:“往年我們有不少同志也是盡心盡力,可從來沒有往種子上想過辦法,還是年輕同志腦子好,給我們打開新思路。”
祝曉敏謙虛:“我也是剛好認識農牧研究所的兩位同志,受他們啟發。”
見二科做出成績,丁勵飛想着當初祝曉敏堅決不肯和郭紅桃合作,被呂海根趁機要走,心裡說不出的嫉妒,皮笑肉不笑的說:“小祝也是辛苦,我聽說上次下鄉足足走了一個月,就一直在村裡?”
這是說她趁機摸魚去了?
祝曉敏笑笑說:“也不全是,也去過縣裡,好在我們介紹信開的寬松。”
是啊,這是一個沒有介紹信就寸步難行的時代,你問這個問題,是蠢啊還是傻啊?
丁勵飛聽她一句話,把自己的質疑撥開,怔一下,又跟着問:“去縣裡?跑縣裡的工作不是那位陳知青負責?”
祝曉敏點頭:“我去縣裡,倒不是為了生産的事,是那所鄉辦小學招老師的事,去過趟教委。”
“怎麼你還管學校?那可不是我們的業務範圍。”丁勵飛接着發難。
祝曉敏笑笑:“那所鄉辦小學雖然不歸我們局裡管,卻是我一手建起來的,現在那裡有事,我也不能袖手不管。”
“何況,之後我們食品廠要擴大生産,除了勞動力,還需要一批又一批有文化的新鮮皿液加入,比如去年畢業的那幾個孩子,再過幾年恐怕就會變成食品廠的主力。”
呂海根連連點頭:“是啊,這就是我們主張辦掃盲班的初衷,隻是掃盲班能學的東西畢竟有限,不能和學校相比,我很贊成小祝的做法。”
鄭建業也認同的點頭,看看桌子兩邊的人說:“大家也多向小祝學學,我聽說她工作之餘還自己看書,年輕人,前途無量啊。”
這一點可是所有的人都看到的。
劉壯志笑:“豈止是她,她還拉着小何一起,搞得我們都有了危機感。”
一句話,氣氛變的輕松,那邊郭紅桃笑着問:“這玉米很快就要收了,曉敏是不是又要下鄉了?”
祝曉敏搖頭:“玉米隻種了八十畝,那邊從種上到現在,夏隊長都盯的很緊,到時候孟同志也要下去,我就不去了,我想秋收的時候再去,畢竟我們負責的不止是一塊玉米實驗田。”
範彥清卻說:“雖說我們負責的不止是實驗田,可是實驗田已經受到行署的關注,我的意見,還是要重視。何況,這玉米先收的是嫩玉米,老玉米還要往後,正是拉開秋收的序幕,中間也沒隔幾天,小祝不是怕辛苦吧?”
胡閏月聽的皺眉:“小祝帶着孩子,一直往村裡跑也确實辛苦。”
範彥清點頭:“下鄉本來就是個苦差事,隻是想做出些成績來,又怕辛苦,那可難了。”
這個人上次差點被陸明峥揍了,這是懷恨?
祝曉敏向他看一眼,稍一沉吟,含笑說:“我在村子裡生活多年,辛苦也隻在路上,要說收玉米的時候下去也沒什麼,就是我原來選秋收開始後回去,還是為了食品廠和學校。”
“食品廠最忙的時候不是水果下來的時候?到下個月快結束了吧?還要做什麼?”張玉傑是真的不懂。
祝曉敏向他笑笑說:“食品廠要招工了,這件事我已經向縣裡提交了報告,我是想下去一回,把學校老師的事落實了,食品廠招工的工作也要理順再回來。”
“秋收後就開始?”鄭建業問,“估計要多久?”
祝曉敏說:“從選人到定崗,還要有一段時間的培訓,怎麼也得一個多月,差不多就十月底了。”
如果是收玉米就回去,那一走就得是兩個月。
有幾個人聽着就皺眉。
村裡的條件艱苦很多,他們下鄉不是住大隊部就是住老鄉家裡,别說兩個月,就是兩天也是硬熬着的。
鄭建業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聽着也覺得太久,就問:“或者中間再回來?”
祝曉敏無奈:“局長,我下鄉得帶着孩子,在村子裡住知青點也是住慣的,最麻煩的就是路上。”
範彥清開玩笑:“小祝,我們一年的下鄉任務也沒有兩個月,你不會是為了下鄉補助吧?”
祝曉敏反怼回去:“所以我說我秋收開始後再回去,到十月底也就一個多月,加上之前的一個月,剛好兩個月的任務。”
那不是你提議我重視玉米實驗田,要我下去嗎?
範彥清噎一下,說不出話了。
鄭建業擺擺手:“小祝下鄉做的都是實事,這下鄉補助也是應該的。隻是小範的話也沒錯,這玉米實驗田既然受到行署的關注,還是要重視一點,我看……”
說到這裡,有點抱歉的看看祝曉敏,“小祝自己決定吧,能下去最好還是下去,要是路上困難,那就事情忙完再回來,補助按實際的天數算。”說着,又看看李長平。
李長平點頭:“我們都是按實際天數計的。”
胡閏月也說:“小祝怎麼打算,就怎麼找我開介紹信就好。”
呂海根也點頭:“小祝和小何商量一下,打個報告上來,我批就行。”
這是她不下去都不行了。
祝曉敏壓制住自己的開心,點頭說:“那我先和孟同志聯系,看他什麼時候下去,和他一起走,蹭個車。”
鄭建業忍不住笑:“你這麼一說,像是不給你報銷似的。”
胡閏月也笑:“我們可沒有不給你報路費。”
祝曉敏笑答:“主要是方便,坐長途車孩子受不了。”
那倒也是!
事情說完,短會也結束,祝曉敏也就着手把手裡的工作做個結束,等到孟子浩下鄉,跟着一起下去。
轉眼已經是八月底,孟子浩仍然帶着那兩個學生,這次沒有種子要帶,要了研究所的小面包,接上祝曉敏一行三大一小,直奔恒陰縣。
知道收獲的時候孟子浩會來,看到祝曉敏一起回來,大家自然是說不出的開心,知青們已經你一個包我一個包,把小陸亦的小被子小褥子和尿布奶瓶之類的扛着,有人接了小陸亦架在脖子上,擁着江嫂回知青點去了,倒把祝曉敏扔在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