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399章 用工的章程

   謝承志搖頭:“他們一起打報告,也是想着申請打的多,可以引起社裡重視的意思,現在社裡還沒有批,我想不會那麼多。”

   祝曉敏點頭:“很多鄉村小學,老師隻有一個,可是女知青單獨到别的村裡,實在不安全,他們怎麼想的?”

   謝承志說:“我聽他們商量,是想一個學校至少兩個人。”

   “多少人有這個意向?”祝曉敏又問。

   謝承志無奈:“女知青除了方晴都想去,男知青也大多有這個意向。”

   祝曉敏想一想搖頭:“就算不是正式編制的老師,也不可能用這麼多。”

   不是正式編制,那就是計工分的,老師多孩子少,就會有老師成了白拿工分。

   謝承志點點頭,也忍不住問:“你從公社過來,他們沒有問你的意見?”

   祝曉敏苦笑:“辦小學和掃盲班是兩回事,我不負責教育。”

   也是!

   謝承志一臉無奈。

   陳旭東說:“既然不歸曉敏管,那就由他們自己去跑,是誰去都一樣。”

   陳丹青卻說:“這麼一來,我們自己的那所小學,大家都是做白工,恐怕會有人心裡不甘。”

   祝曉敏點點頭,又搖頭說:“那所學校不一樣,想拿報酬,那就是走老師的正式編制,需要縣教委批準,隊裡說了可不算。”

   謝承志無奈:“就怕有的人不這麼想。”

   比如方晴。

   想到那個女人,祝曉敏也有點頭疼,決定把這個問題暫時抛開,一起研究後邊建廠用人的事情。

   再之後的一天,祝曉敏又叫了三個人一起去了準備建廠的荒地,鋪開規劃的圖紙,在那裡豎了幾個木樁,基本确定了工程的順序。

   到第三天上午,不止各大隊的生産隊長和支部書記,連公社主任姜見成也一起趕了過來,聽祝曉敏開會。

   知道這些人大多數隻有小學文化,有一些隻是粗粗認幾個字,祝曉敏先把計劃書念一回,又詳細解釋了用工的章程,這才問起各大隊春耕的進度。

   大多數的大隊,這兩天已經進入掃尾工作,就是有幾個慢的,差的也就是兩三天。

   祝曉敏點頭:“現在第一步工作,是要把那片地方圍起來,再在那裡蓋些窩棚,這一步,由一大隊完成,所以明天一大隊做動員工作,後天就帶人進去。”

   “蓋窩棚幹什麼?”有人提出疑問。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去施工的社員晚上就不用回來了,口糧帶去,那邊安排人統一做飯。”祝曉敏答。

   “晚上不回來,那不得幾個月?”三大隊的牛隊長立刻問。

   祝曉敏搖頭:“廠子是大家的,所以我們希望所有的社員都參與勞動,每七天一換崗。”

   “第一天一大隊去,我們呢?”七大隊的生産隊長忙問。

   祝曉敏說:“這部分工作,一大隊的任務是一天完成,之後就是土地的平整工作,然後按圖紙開建,順序是,第二天,二大隊三大隊的人進入,第三天,四大隊五大隊,按這個順序,每天兩個大隊進入,十二大隊單獨在最後一天。”

   十二大隊的生産隊長皺眉:“祝知青,為什麼這麼麻煩,大夥兒一起去不就行了?”

   祝曉敏說:“分開進入,是為了方便安排任務,大家一窩蜂的湧進去,人數多,會造成混亂。”

   “那,每次多少人?”四大隊的李大山問。

   祝曉敏說:“這就是下一步的事,大家每個隊還都有生産任務,我們廠子要建,植樹造林的任務也要完成,所以大家回去就要計算勞動力,在能夠完成造林任務的基礎上,看能調出多少人手,明天報給我,到時候我們就安排多少人手的任務。”

   九大隊的生産隊長琢磨一會兒說:“我們一共十二個大隊,這麼一來,是分七天全部進入工地,七天一換崗,也就是說,第八天是一大隊換崗?”

   祝曉敏微笑點頭:“對,就是這個順序。”

   這麼看來,這個章程還很是順暢。

   三大隊牛隊長問:“可是,一大隊的人換崗,後邊的任務誰安排?”

   祝曉敏說:“一大隊進去勞動的,是普通社員,安排任務的是我們知青小隊的人,知青小隊的人換崗不按這個順序,中間也會做好銜接,不會影響給大家安排任務。”

   所有的章程都已經理順,大家再沒有疑問,都各自議論,商量的大多是每個隊能出多少壯勞力。

   祝曉敏由着大家議論,自己叫了黃小娟坐去谷滿倉那邊,商量的是運送和購買材料的事情。

   廠子的啟動資金由一大隊來出,這部分工作自然也就落在一大隊身上。

   這些前期準備工作,從去年開始一大隊的人就已經在商量,黃小娟說:“正要和你說這件事,石頭我們自己采,基地那邊就堆着很多,前幾天種向日葵的時候已經都運了出來,現在堆在守林人小屋前邊的空地上,等第二批的人換崗,我們讓别的大隊的拖拉機也跟着過來,一起把石頭運過去就行。”

   祝曉敏點點頭:“那個量應該已經差不多。”

   黃小娟又說:“還有石灰,之前我們建基地,都是從七大隊那邊山裡買的,現在這廠子也有他們的份兒,說好了石灰由他們出,到年底我們分些羊下水給他們。”

   祝曉敏笑:“這個折算你算好,不吃虧就行。”

   黃小娟笑一下,又接着說:“另外就是磚瓦,我們找的是青瓦窯的,談的價錢也合适,現在他們已經在加工,我們随時可以過去運過來。”

   剩下要用到木料,對于林場來說已經不是什麼事,祝曉敏也就不再問。

   一個上午,建廠的事基本上讨論完,各人帶着口糧,一大隊負責熱好,再多炖些菜,下午回去就要安排生産的事。

   進了食堂,幾個大隊的書記互相使個眼色,都坐去姜見成身邊,四大隊的書記李水根先說:“姜主任,我們申請辦學校的事,社裡怎麼說?”

   姜見成從一進來,看到這麼多位書記在,就知道要問這件事,無奈搖頭:“社裡讨論過,每一個大隊辦一所小學,就算隊裡自己能完成建設,可是還有老師呢,怎麼用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