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讓胡綜去傳令,周瑜到達建業之後,毋須立刻入宮,先回府休息三天,與家人團聚。
胡綜領命,轉身去了。
徐節不太理解,鼓起勇氣問道:“大王,周督千裡迢迢的趕回建業,必有要事,大王何不立刻召見?”
“既是千裡之外,縱有要事,也不在乎這二三日。”孫策負手前行,不緊不慢地說道:“且周督掌一方軍事,要彙報的自然是大事。大事不能急,一旦急中生錯,耽誤的可不是二三日,而是二三年,甚至二三十年。”
徐節若有所悟,應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孫尚香卻有些不解。“王兄,你交付周督的任務究竟是什麼,怎麼會影響這麼大?”
“如果不是影響這麼大,我怎麼會将周督這樣的大将安排在益州?”孫策撐着欄杆,看着遠處的紫金山和腳下規模初見的建業城,嘴角輕挑,忽然有種想法。周瑜在益州幾年,雖說未敗,卻也未建奇功,看着其他将領一一立功,他心裡會不會有想法?聽諸葛亮彙報說,召周瑜回都的命令送到武陵時,周瑜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也就是說,周瑜并非是接到命令才回來的,而是他自己的選擇,又或者是荀攸的主意。
一想到荀攸,孫策的心頭飄過一朵烏雲。荀攸、鐘繇、辛毗、孟建,不管他怎麼壓制,汝颍人的實力還是在不斷的擴張,坐大之勢幾乎無可阻擋,除非他刻意打壓。可是那樣一來,勢必激起汝颍系的反擊。雖然已經有政務堂的畢業生出仕,平衡汝颍系的影響力還需要幾年時間。
急不得啊。什麼事都講究個火候,一旦急了,好心也會辦壞事。當戒急用忍,最好能将那一代人都熬死了。可是一想鐘繇的長壽,孫策又有些氣餒。要把這人熬死,估計還要三十年。該考慮為孫翊再配幾個軍謀了,找個理由把鐘繇調回來,讓他退居二線,發揮餘熱。在此之前,先把退休制度定下來。
孫策一時思緒萬千,忘了孫尚香、徐節在側,自顧出神。
孫尚香看在眼裡,有些莫名的擔心,向徐節使了個眼色。徐節愣了一下,随即又笑了起來。孫尚香瞪起眼睛,揮了揮拳頭,徐節連忙忍住,把頭偏向一側。
——
周瑜收到命令,雖然有些意外,卻沒說什麼,平靜的接受了命令,索性放慢了速度,第二天一早,到了石頭城下,換小船,溯秦淮而上,直奔紫金山下的府第。
魏延乘坐的船隊前鋒剛剛進入秦淮,兩岸早起的人家就發現了周瑜的将旗,紛紛呼朋引伴,一起來圍觀,不大功夫,兩岸就站滿了人,河岸上、樓閣上人頭攢動,莺聲燕語,笑語盈盈,還有人來得遲,幹脆爬到了樹上,手腳麻利,動作敏捷,顯然是經常這麼幹的。魏延很是驚訝,不免有些緊張,頓時引起一陣轟笑。見魏延少年英武,不少膽大的女子揚着手絹,打起了招呼,大聲詢問魏延的名字、鄉裡,魏延面紅耳赤,局促不安,隻好裝聾作啞。
蔡琰已經收到消息,早早的帶着奴仆在渡口迎接,兒子周循牽着她的手,既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不時踮起腳尖,伸長了脖子,看着秦淮下遊。魏延的船到碼頭,飛身下船,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
“魏延見過先生。”
“是文長啊。”蔡琰也認出了這個當年的調皮學生。幾年不見,魏延已經由一個頑童長成了英俊少年。見魏延臉膛泛紅,蔡琰笑道:“建業是吳楚故地,民風剽悍,女子也不例外,文長可要留心些,不能再像當年在學堂裡一樣惹事。”
“不敢,不敢。”魏延咧嘴一笑,彙報了周瑜的船隊規模和相關情況。蔡琰颌首,吩咐奴婢們準備。正說着,遠處笑聲更響,伴随着一陣陣尖叫,周瑜的船到了。
蔡琰昂起了頭,挺起了兇,面帶微笑,靜靜地站在岸邊,看着周瑜的座船緩緩靠岸,看着周瑜在歡呼聲中走出船艙,一躍上岸,來到他的面前,才微微欠身。
“妾恭候周督大駕多時。”
周瑜朗聲大笑,挽住蔡琰的手。“瑜何德何能,勞動蔡先生大駕?”
“咄!”蔡琰忍俊不禁,輕輕的啐了一口,眼如秋水。“難得回都,不先去拜見大王,禀報公務,卻一路招搖,也不怕大王在城上看見,責怪于你?”
“大王何等樣人,豈會在意這點小事,是他下诏,讓我先回家向夫人報道的。”周瑜轉身,向兩岸圍觀的人群招手示意,悄聲說道:“我如此招搖,還不是沾夫人的光,就算大王怪罪下來,有夫人的面子在,我也無恙。”
見周瑜揮手示意,人群再一次掀起高潮,無數雙手向周瑜搖動緻意。蔡琰與周瑜并列,站了片刻,引着周瑜向大門走去。建業新建,模式有不少創新,其中一點就是取消了裡牆,尤其是秦淮兩岸,絕大多數人家都面河開門。周府的正門并不特别高大、華麗,位置卻是極佳,在一處高地上,從大門到河邊有數十步遠,種了幾十株桃樹,圍着一個寬敞的平地,能容十來輛馬車,旁邊還有一條水巷,可以直通院内的私家湖泊。
周瑜牽着周循的手,緩緩而行。周循原本有些怯怯,可是走了幾步,便開心起來,咯咯地笑着,雀躍不已,一會兒看看父親,一會兒看看母親,發出清脆的笑聲。
進了大門,周瑜的父母在堂上等着,周瑜上前拜見,互叙别情,随周瑜回來的周峻也上前拜見。看到兒子、孫子,周異還算平靜,周瑜的母親李夫人卻是歡喜得直落淚。
見禮完畢,衆人陸續散去,留下隻留下周瑜父子。周異吳郡太守任滿,剛剛轉為大農,今天并非休沐之日,隻是因為周瑜回家,這才特地請了個假,在家等着。
“公瑾,你可知大王為何讓你不要急着進宮,先回家休息三天?”
“正要請教父親。”
“大王從冀州班師之後,回到建業,一直在召見群臣議事,議得最多的就是租稅、鹽鐵和軍務。這幾年接連大戰,軍費支出一年比一年多,你知道今年的開支是多少嗎?”
“我聽孔明說,大概有一百五十億左右。”
周異搖搖頭,舉起兩根手指。“至少兩百億。”
周瑜皺起了眉頭,吃驚不小。他原本以為一百五十億就算多了,現在看來還是低估了,怪不是諸葛亮當時笑得有些古怪。“收入呢?”
“大緻持平,可能會缺一些,但缺口不會太大。隻是如今收入增長的勢頭漸緩,開支的增長卻有加速的征兆,尤其是軍費支出,而軍費支出中最大的缺口就是糧食。因為糧食緊張,今年建業的糧價已經漲了幾次,漲價的幅度是前幾年的總和。”
周瑜沉默不語。他在路上已經考慮過這些問題,隻是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有解決之道嗎?”
“辦法自然是有的,但有一點很明顯,戰事規模不能再擴大了,否則糧食缺口越來越大,糧價控制不住,從事末業的工商之民先受影響,事必引起市井波動。工商是新政的核心,一旦工商之民不安,新政很容易引起非議,所以首相府提出一個建議,暫緩攻勢,遣返一部分兖州、青州的百姓,花幾年時間經營青兖和冀州。如果青充、冀州恢複生産,糧食的缺口自然可以補上。公瑾,大王召見你時,肯定會提到這個問題,你要做好準備,千萬不能貪功冒進,窮兵黩武,影響大局。”
周瑜笑着點點頭。“怎麼,有人勸大王繼續用兵?”
周異哼了一聲:“這樣的人會少嗎?大王平定冀州,半有天下,不少人覺得大事已定,恨不得立刻進人關中,改朝換代呢。公瑾,别看秦淮兩岸歡迎你的人不少,罵你的人更多。出師三年,耕費錢糧無數,連一個牂柯郡都沒完全拿下,建議大王換将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見大王後,你最好主動請辭,免得讓大王為難。”
周瑜笑笑。“我記住了。”
父子倆又說了一陣,分頭散去。雖然請了一天假,周異還是要趕回公廨去處理公務。周瑜在院中站了一會,想着剛從父親口中得到的消息,對自己準備好的方案進行重新核算,發現要改動的地方實在不少。他有點明白了孫策的意思,讓他休息三天不僅僅是因為離家太久,還是讓他有一個了解情況,重新準備的機會。
“想什麼呢?”蔡琰從後面走了出來。
“夫人,我想進宮一趟。”
“這麼急?”
“形勢比我預想的要複雜,早一天見到大王,早一點掌握情況……”
蔡琰白了周瑜一眼。“你啊,就是沉不住氣。這麼大的事,差這兩三天嗎?大王讓你先回家休息,就是讓你定定神,不要慌。有大王親自坐鎮,天……”蔡琰伸手向上指了指。“塌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