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相勸
是夜,楚玄遲與墨昭華在廂房安寢。
這也是每日他們分享的時間,事無大小皆可訴說。
靜謐的帳幔之中,響起墨昭華的低語,「廷堅的房屋可有在修繕?」
楚玄遲與她相擁而躺,「疏影早已安排下去,這兩日便會有人過去了。」
墨昭華道:「夏季雨水雖比春秋時少些,卻是疾風驟雨,早些修繕了才好。」
她關心楊爭流,楚玄遲也高興,「我正是這般想,等到秋雨綿綿便不好找機會。」
現在他才能真正理解,他守護著輔國公府的眾人時,她是何等心情,因為正如他此刻。
說完楊爭流的事,墨昭華才談太子之事,「對了,太子回復慕遲時,可還有留其他的話?」
「昭昭可是想知道皇兄有沒找到解毒之人?」楚玄遲直接給她答案,「很可惜,暫時還沒有。」
「預料之中。」墨昭華輕嘆,「妾身早已說過,其他能解此毒定是有,可短時間內想找到不容易。」
「是啊。」楚玄遲道,「本就是奇毒,昭昭都隻有解法,而無解藥,又如何能輕易找出第二人。」
墨昭華不急不緩,「且等等吧,太子若是找不到人,或許會回心轉意,答應讓妾身為其解毒。」
楚玄遲又道:「也可能待昭昭為皇嫂解了毒,皇兄親眼看到了昭昭的醫術,從而改變主意。」
楚玄辰隻是拒絕了墨昭華為他解毒,但願讓她先為長孫敏柔解毒,不想愛妻受毒素折磨。
「但願如此,解毒宜早不宜遲,明日昭昭便入宮去。」墨昭華今日已仔細清潔了銀針。
「不需要等皇兄收集藥材麼?」因著有楚玄辰準備藥材,楚玄遲便沒打算插手此事。
「藥材暫時不著急,妾身可先為皇嫂施針。」解毒之事比較複雜,墨昭華也得一步步來。
「會不會耗費很多內力?」還沒開始解毒,楚玄遲已先擔心起來,「對昭昭可有很大的損傷?」
墨昭華也為了讓他心安而欺騙,「隻為皇嫂解毒倒還好,若同時為兩人解毒,消耗則會有些高。」
「那昭昭可會有危險?」楚玄遲不想她付出大代價,「能否先為一人解,或解毒過程兩人輪著來?」
「慕遲放心,不會有危險。」墨昭華笑著安慰,「隻要好好休息即可,早點解毒我們才放心。」
她頓了頓又道:「至於輪流著來,妾身覺得不妥,如此一來去東宮的次數需得翻倍,易惹人懷疑。」
當初為了治療楚玄遲的雙腿,他們都不敢頻繁去輔國公府泡葯浴,如今更是不好常去東宮。
「這倒也是。」楚玄遲話鋒一轉,態度很堅定,「不過對我來說,昭昭的身子最為重要。」
墨昭華溫柔的安慰他,「沒事,妾身還得好好活著報仇,定會量力而行,還不至於捨己為人。」
「有昭昭這話我就放心了。」楚玄遲舒了口氣,他相信她能說到做到,不會讓她陷入危險。
***
東宮後庭。
太子妃所居未央殿。
楚玄辰剛剛忙完,滿眼的疲憊過來。
長孫敏柔上前為他寬衣,「辰哥辛苦了,這些日子每日都忙到這般晚。」
楚玄辰勉強笑笑,「最近父皇交代的事確實比較多了些,等忙過這陣便好。」
「辰哥的身子撐得住麼?」長孫敏柔蹙眉,「你身子本就羸弱,如今又中了毒。」
「不礙事,孤中毒尚淺,身子也一直由禦醫調理著。」楚玄辰話語溫柔的安慰著愛妻。
長孫敏柔又伺候他沐浴,「今日已是七日之期,辰哥可有給五皇弟與弟妹一個回復?」
「孤已婉拒,可讓她先為柔兒解毒,再派人去尋名醫,假以時日定能找到為孤解毒之人。」
這等大事,他一般都會與她商議,可這次他卻沒有,隻因他心裡很清楚,她定會勸他。
「若是找不到呢?」長孫敏柔眼圈瞬間紅了起來,「或者需要找很久?辰哥又該如何是好?」
她這幾日每每提起此事,他都不願詳聊,隻說正在考慮,她便知他定是不願意與她商議。
而不願意的原因,便是他無法接受讓墨昭華解毒,知她會相勸,畢竟他們夫妻早已知己知彼。
楚玄辰故作輕鬆,「我們東陵人傑地靈,五弟妹這般年輕都能解毒,孤相信定還能找出第二人。」
「可遠水救不了近火,辰哥的身子拖不得。」長孫敏柔聲音哽咽,「這兩年來,你的身子已愈發差。」
從兒時起,她就為楚玄辰的身子擔心,因為他的身子確實自出生起就很不好,幾乎是喝湯藥長大。
本來弱冠前已好了不少,可這兩年又漸漸變差,以前不知原因,直到墨昭華髮現了苦茶的秘密。
楚玄辰心中沒底,卻還哄著她,「孤的身子自己很清楚,撐幾年沒問題,而尋醫無需這般久。」
長孫敏柔越發擔心,「那辰哥可是忘了?父皇身為皇帝,都至今還未能找到能治頭痛之人。」
連文宗帝都做不到的事,他一個太子還能更有本事?子嗣之事他不也已派人尋醫問葯麼?
可直到目前為止,所謂的神醫見過不少,卻沒一人能看出他們的問題,更無法讓他們有孕。
唯有墨昭華有法子,不僅為他們解毒,還能為她調理身子助她懷孕,她如何能不心動?
「這個……」楚玄辰明白她的意思,這些年他請來的名醫一次次讓她失望,她已不敢相信。
「辰哥,醫者眼中無男女,性命最重要。」長孫敏柔已然將墨昭華當做他們的救命稻草。
楚玄辰著實是無奈,「若是旁人還好,可那偏生是五弟的妻子,這叫孤如何能說服自己接受?」
長孫敏柔眸色黯淡,「殿下若無法接受五弟妹解毒,那臣妾便陪殿下一起等其他名醫解毒。」
「柔兒,不可任性,你是女子,無需在意這些。」楚玄辰急切道,「且你中毒比孤更深。」
長孫敏柔態度極為堅決,「那便讓臣妾身死,如此殿下方能體會到,臣妾此刻的心情。」